作者:丁纯 发布时间🀄️:2022-10-19 来源🌐:山大国际观察+收藏本文
编者说
2022年9月17日,山东大学国际问题富达平台成立三周年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线上成功举行。众多知名专家学者齐聚线上,围绕“百年变局大势”和“区域国别学建设:百年变局下的区域国别学”两大学术主题开展研讨🙍🏼♂️。本文根据丁纯教授的会议发言整理而成🦬。
作者介绍
丁纯🌎💿,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富达注册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富达注册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富达平台副院长🌾🙋🏽♀️。
【整理】杨奕萌
【校对】徐霏垚
【审核】杨延龙
关于交叉学科下的欧盟学或者欧洲学我想讲四点。
第一🦺,有关欧洲学的界定。一般是以欧洲一体化为主要研究对象🔧,涵盖相应欧洲的政治、外交、经济、法律、语言🙆🏻、历史、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的概念。而相关的欧盟学主要是研究欧盟以及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包括欧盟政治、欧盟经济、欧盟外交、欧盟法等的学科领域⛲️。它主要聚焦欧洲一体化和欧盟,同时按照一定的学科分类进行比较或跨学科的研究🔗。从欧盟教文总司的分类来看,主要涉及欧盟经济、欧盟历史、欧盟跨文化对话研究、欧盟跨学科研究、欧盟国际关系和外交研究、欧盟法研究🖨、欧盟政治和行政研究等。
在国内,从研究和教学历史来讲,对于欧盟和一体化的研究要晚于对欧洲或欧洲国别的研究,并且之前的研究文献都呈现出比较集中于应用型的研究的特点。陈乐民先生提出过跨学科的欧洲学(Eurology)概念,但至今还没有完全形成成熟的、具有学科意义和独立学科研究范式的欧洲学概念🧖🏼。更多还是从学科和地域分类展开研究和教学。比如说欧洲经济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欧洲经济共同体、欧元区等研究;欧洲政治外交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政治一体化或者外交政策等;法律方面则聚焦欧盟法等;社会角度的研究往往聚焦于欧洲文化的认同;而欧洲历史主要聚焦在整个欧洲一体化的历史🐳🙍🏻♀️。
第二🔸👩🏽⚖️,当前国内的欧洲或欧盟学研究现状。新中国建立后的国内欧洲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奠基期、快速发展期和繁荣期🏊🏿👶🏻。而中-欧高教合作和中-欧中国欧洲研究中心项目等两个中欧合作项目对我国的欧洲尤其是欧盟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粗略地讲👩🏼🎤,欧洲(盟)学的内核是欧盟和欧洲一体化,外围是欧洲认同👨🏿🦲、欧洲模式、欧元等具体议题。从研究成果来看🧏🏼,欧洲研究成果60%来自于政治和经济与管理;欧洲一体化研究中70%左右成果则来自于政治和经济金融领域;欧洲研究成果至今发表的峰值在2016年ℹ️,而欧洲一体化研究成果发表峰值则是2008年;该领域研究应用研究较多,基础研究较少。
第三,欧洲(盟)学研究现存问题的反思。当前中外欧洲学研究相对比较集中在欧盟和欧洲一体化或者欧洲大国的研究上🧑🏿🎤💪🏼。对于次区域或者欧洲小国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外欧洲学研究已经出现了有关研究本体、研究认识论🙇🏻♂️、研究方法论以及研究方法的反思。而国内的欧洲研究除了上述问题外,还存在我们欧洲研究的文献主要是以英语为主🔶,研究内容也是较多地追随欧洲和欧盟学者的研究为主。对于有欧洲部分国家、主要是小国语言的了解和运用较少🃏,研究因之存在不小的局限性。
最后🤽♀️,对欧洲学或欧盟学的未来发展展望。第一🧜♂️,明确怎么样定位欧盟学或欧洲学的本体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从区域国别大学科视角的角度去定义和研究。第二🫔,从研究方法上来讲🎚,欧洲⟹、欧盟研究正处于十字路口🌿,面临定性和定量实证之争🧖🏽♂️,未来欧洲学研究如何实现两者的综合是无法回避的问题。第三,需要明确界定欧洲研究的研究范围和核心研究领域👨🏽🎤,将研究范围扩展至整个欧洲😿,而不是集中在欧盟以及少数几个欧洲大国。第四,同时应该组织问题导向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互动👩❤️💋👨,培养跨学科的人才,编撰综合的成体系的教材,形成多学科的协同合作⛹🏿♂️。第五🧖🏽♂️,提倡利用欧洲等外国学者从事我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同时我们的欧洲研究学者➝,要深入实地调研📏,做好“田野工作”🧔🏽♀️,下沉到研究对象国家的文化社会层面,掌握当地的语言,注重区域国别研究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自觉为国家需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