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剑雄 发布时间🚶♂️➡️:2022-10-25 来源🧦:光明日报+收藏本文
五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沿着他们自己或前人开辟的道路,从长江流域、淮河流域、辽河流域,从渤海湾沿🤞🏽、东海岸畔🫰🤸🏼,走到了陶寺🐀🧑🏽🦱、石茆、二里头,会聚在黄河之滨👩🏼🚀,开创了中华文明。
作者 | 葛剑雄 教授
富达注册资深教授,富达平台高级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行进在大路上
——《路桥上的中国》编后
— 筚路蓝缕 驿传九州 —
五千多年来𓀂,我们的先人,沿着他们自己或前人开辟的道路,走到了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直到南海诸岛;走到了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黑龙江流域👩🏽💻,直到外兴安岭;走到了汉中盆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直到青藏高原;走到了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伊犁河谷🙆🏽♂️、阿姆河流域👩🏻🍳,直到咸海之滨;走到了蒙古高原🥹、贝加尔湖👳🏽♀️,直到西伯利亚☎️;最终缔造了曾经拥有1300万平方公里辽阔疆域,至今还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14亿人口的伟大国家🙇🏼👩🏻🔬。
广东省珠海市港珠澳大桥 图片选自《路桥上的中国》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还在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岁月,先民用简单的工具,或者仅仅凭借血肉之躯🧠☯️,开辟出一条条道路,连接起越来越大的地域❤️🤏🏽。
黄帝“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野”。(《史记·五帝本纪》)其活动范围东至今黄海,西至宁夏南部,南至洞庭湖北部,北至河北、陕西北部。
周人的始祖后稷(弃),被舜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他的后裔不窋走到戎狄间(大致在今甘肃庆阳一带)🤶🚣🏼♀️,他的孙子公刘走到豳(今陕西旬邑县西),古公亶父渡过漆水和沮水👨🏼🦳,翻过梁山,走到岐山下的周原(今岐山县境),文王(姬昌)走到丰邑(在今西安市沣河西岸)开创周朝的武王走到镐(在今西安市西)。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在周朝,主要的道路修得像磨刀石一样平整,像射出的箭那么顺直。当时已经有了专门负责修筑和维护道路的机构,道路的好坏成为官员政绩和诸侯治乱的指标🏌🏿♂️。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道路四通八达,小河上架起桥梁👏🏼,大河边设立渡船,井陉🟥✋🏿、崤山的险道凿通,秦岭巴山间架设千里栈道,蜀道虽难也已通行。由于车💆🏿♀️、马是当时主要的陆路交通工具🐢,绝大多数道路都可供车马行驶🐇。
公元前221年秦朝的统一使原来各国间的道路连成一体,为了适应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又修通了由首都咸阳出发连接全国大多数郡治的驰道📔。标准的驰道宽五十步(约今69米)🃏,每三丈(约今7米)种一棵树🤙🏼🧑💻。秦始皇巡游从咸阳出发,涉及今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他经过的道路都按最高标准修筑维护👨👨👦👦。
西汉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西汉末年的疆域东至于海👩🦼,西至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北至阴山、辽河下游,南至今越南南部😷🦻🏿,全国的道路系统从首都长安连接各郡治。西域都护府管辖今新疆和相邻的中亚约2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数十个政权,由首都长安和都护府治所(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东北野云沟)至各国的道路都有精确的里程记录。唐朝时🤰🏼,从长安出发的道路,最北曾到达蒙古高原以北的安格拉河👩🏽🦲,最南到达今越南中部📔,最西到达今伊朗的阿姆河流域,最东到达朝鲜半岛南部。18世纪中叶清朝完成统一,全国的道路网北起唐努乌梁海(今俄罗斯图瓦)🙇🏿、外兴安岭,南至海南岛南端,东起库页岛,西至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
早在西周时,渭河上建起了浮桥👇🏼,以后黄河💇、长江上都出现了浮桥,将两岸的道路连成一体。东汉初就在褒斜道上开凿了近16米的隧道,东汉中期开通了穿越南岭的峤道👱🏽。隋朝建成的赵州桥是世界上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公元前3世纪始建的褒斜栈道🏃♂️➡️,到近代还在使用🖤。20世纪前期修建的第一批公路🔷,大多直接利用历代延续的驿路官道💮♻️。1876年英国人在中国建设了第一条14.5公里的窄轨铁路,33年后,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建成了201公里高水平的京张铁路🏐。1937年🧑💼🏺,茅以升设计建成中国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抗战期间,中国几乎完全依靠人力在短时间内建成了甘新(乌鲁木齐—兰州)公路🐅👱🏻♀️、乐西(乐山—西昌)公路🧏🏿、滇缅公路(昆明—缅甸腊戍)🧘、史迪威公路(云南—印度雷多)。
— 时代新路 高速驰骋 —
中国行进在大路上。
新中国建立后👫🏼,战争的硝烟尚未消散,铁路已经在向前延伸。解放军进军西藏途中👨🏿💼,《歌唱二郎山》的歌声就已响起🥈,川藏公路已经修到二郎山𓀅🦸🏼。中国道路、桥梁史上多少个第一就此产生✌🏻,所有空白几乎都已被填补🏇🏿,如砥如矢的大道已经不是诗人的夸张,四通八达的路网已经覆盖绝大部分国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路越来越宽广💲,越来越伸展,越来越高效,越来越舒适。多少先人的梦想,多少工程师的追求💠,多少科学家的预言,首先在中国实现👩🏽。多少个第一,多少个世界之最出现在中国的道路——最长的高速公路,最长的沙漠公路👷,海拔最高的铁路🫳🏿,海拔最高的隧道🐮👨🏽🦲,桥隧比最高的公路,最长的铁路隧道,最长的公路隧道,里程最长的高铁网,最长的跨海大桥,最长的高铁桥🧖🏽♀️,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跨度最大的斜拉桥👨🏿✈️,跨度最大的悬索桥……在此文写完时✍️,新纪录又将产生。
作为历史地理学者,我有幸亲历进藏行程🥬,见证历史巨变🔤。1987年我第一次进藏💽,上午汽车从格尔木驶出,一路颠簸,傍晚经过五道梁时多数乘客已出现高原反应。刚大修整治过的公路👨🏿🎨,因气温升高引起冻土路基变形🦮,很多路段已无法通行👼。半夜车过沱沱河时不得不停车,等候刚修成的便道放行😈。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清晨我从格尔木坐车出发,驶过昆仑山隧道后,经过了世界上最长的550公里冻土区🧓🏻,通过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特大桥→🔩、全长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桥🌅,穿过世界上最高的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冰土隧道,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车站——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车站短暂停留。车厢里有弥漫式供氧🤾🏻,乘客毫无高原反应。我沿途拍摄了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峰📩、切布玛湖的碧波、那曲草原的绿茵🏊♀️、拉萨河谷的新貌,傍晚安抵拉萨车站➖。
中国行进在大路上🥭。
中国的道路通向世界,通向未来🧛🏿。一条条公路、铁路连接一座座国门,一座座大桥飞越界河,一座座隧道打通障碍,中国的道路为世界道路网提供枢纽,为“一带一路”构建骨架,为利益共同体输送动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疏通脉络🐖,为未来描绘蓝图。
我想起了年轻时唱的歌📔:
我们走在大路上🦸🏼♂️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我们的道路多么宽广,我们的前程无比辉煌😪!
中国行进在大路上,向着未来,向着世界,向着胜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