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互释信号🍥:复杂关系下美国对华政策的矛盾与纠结

作者🏥:鸿旻 发布时间:2021-02-13 来源⚂:富达平台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中美关系已来到重定基调🫄🏻、重确方向的十字路口。2月2日以来🧗🏼‍♀️,两国高层纷纷释放信号,中方系统阐述对中美关系现状与前景的认知与理解;美国总统拜登本人发表就任以来的首次外交政策演说🥱,于其中提纲挈领地表述了自身对华战略的政策要点。两国政府就双边关系所传递的政治信号既包含共性🚶🏻,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歧。未来两国关系能否重回正轨👶🏻、相向而行🤲🏼,仍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Part 01

传递信号


特朗普政府推崇旨在对抗而非合作、寻求破坏而非建设的错误反华政策。受此影响🏊🏿‍♀️,中美关系跌至建交以来最为困难的时刻🥡。能否“通过对话化解矛盾分歧👩🏼‍🔬🙍🏿,通过合作扩大共同利益,找到既有利两国🛴🧚🏽‍♀️、又造福世界的大国相处模式”👩🏼‍🎤,既是摆在两国政府面前的共同挑战🚐,也是世界各国所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


图片
图片来源:ISCA Journal


拜登政府上台后,中美开始就过去四年的双边关系进行回顾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两国关系发展的前景与方向。

中国方面,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中方已多次就两国关系未来前景向美方表示期待。新年伊始,外交部长王毅便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希望拜登政府能“重拾理性,重开对话”🦪,使中美关系“重回正轨🧙🏻‍♂️、重启合作” 。1月28日,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在出席活动时,以相互尊重(Respect)、拨乱反正(Reversal)👨🏼‍✈️、重开合作(Renewal)、责任担当(Responsibility)的“四R模式”阐述对未来两国关系的期望🔲。同日,驻美大使崔天凯在参加由美国卡特中心😼🙆🏼‍♀️、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联合主办的线上会议时💕,也提出了“要互信🎓,不要误判;要对话,不要对抗;要合作,不要争斗;要交流🙇🏼‍♀️,不要隔绝”的四点主张🦹🏽‍♀️,呼吁拜登政府能在两国关系处于“对抗悬崖”边缘之际重启双边各级别战略对话👩🏻‍🦳。

2月2日在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举行视频对话时,杨洁篪发表专题演讲,系统而全面地回答了“中国如何看待、认识和理解中美关系,中国如何评价过去四年的中美关系,中国预期与拜登政府在哪些方面开展合作,如何确保中美关系平稳运行、未来中美关系将如何向前发展”等问题。


图片
图👩‍✈️: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所举办的视频对话会,来源:NCUSCR

美国方面🛂,如何处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遗产、如何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对美国国家利益构成的所谓“挑战”、在部分敏感对华政治议题领域秉持何种政治立场👷🏽,也成为拜登政府阐述自身外交政策时的重中之重。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先后在提名听证会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中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同时包含对抗、竞争与合作三个维度📟。尽管特朗普政府在诸多实际政策上都有欠考虑,但对华采取强硬态度的基本倾向是正确的。
国家安全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1月30日出席美国和平研究所举办的对话活动时提出📙,中国已成为“对美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威胁” 。拜登政府将采取“迅速、果断🙋🏿、强硬”的对华政策🦹🏿,通过重塑美国战略竞争力、修复同盟及伙伴关系✊🏻、强化区域及全球影响力建构优势,有效应对中国的挑战🤛🏿。

2月5日,拜登在发表上台以来首次外交政策演说时也指出🆖,“中国与美国竞争的野心日益膨胀,已成为美国最严峻的竞争对手。”一方面✍🏿,对于所谓威胁“美国繁荣、安全和民主价值观”的行动,将对华展开“正面交锋”。但另一方面,“只要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便准备与中国合作。”

图片

图:拜登发表首次外交政策演说。来源🦸🏼‍♀️👩‍🏭:US News


Part 02

建构共识


虽然详略有异、侧重不同,但综合来看,中美双方所释放的政治信号中仍存在一些基本共识,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特朗普政府的部分错误政策必须得以纠正🧎🏻‍♂️。杨洁篪在演讲中指出,部分美国政客或是为一己政治私利刻意渲染中国威胁以误导美国民众,或是固守僵硬过时的冷战思维而盲目寻求零和博弈,或是基于狭隘偏见和“美国中心主义”,使中美正常交往和互利合作遭受严重阻挠与破坏𓀋。拜登同样提到🤵🏽‍♀️,在经历特朗普政府单边主义错误政策的四年冲击后,重要的是向世界宣布“美国回来了”👨‍🎨。他将致力于重回多边主义📐、重塑合作习惯👨🏼‍🦲、重建信任基础🪣、重整同盟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自身的对华政策。

具体操作层面,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诸多对华制裁或限制政策👩🏿‍🎨,实际上损害美国经济、削弱美国软实力🏂🏼,也无益于促进美国国家安全。对于此类政策🌳,拜登政府应当重新加以考虑,在同中国展开双边谈判的基础上予以改变或废除🧑🏽‍🏫。而对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工具的“清算”🧚🏻‍♂️,将成为建构新政府对华战略的第一步🥌💪🏿。

图片
图🕎:美国民众对华负面认知在特朗普政府时期达到新高,来源🙍🏿‍♀️🚶:皮尤研究中心
其次😮‍💨,中美之间存在竞争与分歧,但必须加以有效管控,将分歧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刊文指出,虽然中美在很多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但双方至少对两国之间的竞争将日益激烈彼此心照不宣,并试图用一种“有管理的战略竞争”框架来降低竞争升级为公开冲突的风险🍚👨🏻‍🦱。这与中方一贯的政策主张相一致。
拜登政府及众多美国战略界人士也提出类似看法。布鲁金斯学会认为,不留妥协余地👩🏽‍🔬、一味强调分歧👙👩🏻‍🏭、不断进行挑衅的强硬政策🧜🏻‍♀️💆🏽‍♂️,看似是为了维护美国利益,实际上却是徒耗国力、枉费资源,并非处理美中关系的正确方法。一种冷静而客观的对华政策应致力于有效管控分歧,兼顾竞争与合作,探寻符合实际的大国共存的新模式。

从实际行动来看,拜登选择提名相对温和、鸽派的奥斯汀(Lloyd Austin)、伯恩斯(William Burns)💆🏼‍♀️,而非对华更加强硬🔤、意识形态上更加激进的弗卢努瓦(Michèle Flournoy)🧑🏿‍🎨、莫雷尔(Mike Morell)等出任国防部长和中央情报局局长等关键职位🛀🏽👨‍👨‍👦。同时,拜登还着力打造一支由职业外交官组成的政治团队,在竞选期间便组建起规模庞大😚、专业性强的外交政策智囊团😋。这些举措都间接表明,与特朗普政府努力激化分歧、不可预测的对华政策相异,拜登政府将努力通过外交渠道管控美中分歧。
图片
图:拜登内阁团队提名人选🪞😞,来源:美联社

最后,中美之间仍然存在广泛共同利益🏤,可在诸多议题领域展开合作。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Ned Price)提出,尽管中美在诸多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但我们也明白😉🧑🏼‍🏫,在气候问题等领域🧑🏻‍🦳,中美之间存在共同利益🪤。与中国进行有限的合作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布鲁金斯学会认为,美中合作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恐怖主义🫵🏻、流行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重大全球性挑战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外交政策演讲中,拜登本人也表示了对在共同利益领域推动美中合作的兴趣🍁。

中国方面,杨洁篪更是直接点明了中美可开展互利合作的四大方向:其一,抗击新冠疫情🤟🏿、共同完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其二,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可持续发展;其三,助力经济复苏,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其四🧘🏼‍♀️,协调热点问题,在两军、执法🧑🏼‍🏭、禁毒、网络安全、发展减贫🫚、反恐☪️⏲、防扩散等领域深化合作。上述领域的合作前景为两国关系的试探性恢复提供了可能渠道👷🏼‍♂️。


Part 03

分歧犹存


但是,双方对中美关系的理解与认知中仍存在诸多矛盾与分歧⚠️。这些分歧可能会成为未来中美关系平稳运行的障碍因素🙅🏽‍♀️。
首先🚘,两国对导致双边关系紧张的主要责任方存在不同判断。中方认为🤹🏿,中美关系陷入困境的责任在于部分美国反华政客的错误认知🥱。美方则将中美关系紧张的根源归咎于中国。例如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便主张,中国方面的“不妥协”态度削弱了两国的信任基础❓,使美中之间的共同利益日益萎缩,也限制了拜登政府寻求斡旋🔗🥌、改善美中关系的可能空间👨🏼‍⚕️。
其次,中方主要强调合作,而美方更多侧重对抗。在历次表态中,中方格外突出自身的合作诚意🎳。例如,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1月28日呼吁〰️,中美应加强经贸合作,共商美国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及中美一道加入《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可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月7日也表示,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

美国方面🦊,虽然拜登政府也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合作意愿,但其政策研讨及战略制定的重心却仍然更多围绕同中国的战略竞争🫔。《政客》杂志认为💆🏻‍♂️🪱,中方在气候等领域表现出的合作意愿过于积极,实际上是希望以此换取拜登政府放松对华施压的力度,动摇拜登政府同中国相对抗的战略意志。克鲁兹(Ted Cruz)、卢比奥(Marco Rubio)等共和党鹰派议员甚至将拜登政府讨论对华合作可能的态度视为一种战略上的“软弱”,将之讽刺为“礼貌而有序地坐视美国衰落。”这种侧重点的差异无疑将对中美合作的前景产生深刻影响。


图片
图🤖:汪文斌主持记者会🗓,表达在气候领域同美方加强合作的意愿🧒🏻。来源🚲:观察者网


最后🦸🏿‍♀️,在部分敏感议题领域🧏🏽💆🏿‍♀️,美方仍不断试图试探中方底线。领土主权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方捍卫自身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决心无比坚定🧛🏽‍♀️。但是🙎🏻,美国为达成某种战略目标⛲️,不断挑动“红线”,严重影响了双边关系的稳定性。即便拜登政府上台👩🏿‍🦲,这种试探在可见时期内仍将持续进行👰🏽‍♂️。

例如,在钓鱼岛问题上👩🏿‍🔬,上台方半月🚴🏼,拜登与日本首相菅义伟🥝、沙利文同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局长北村滋🍾、奥斯汀与日本防卫相岸信夫、布林肯与日本外相茂木敏充便相继举行电话会谈,一再强调《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在中国内政问题上,拜登政府也沿袭了特朗普政府的强硬态度。由此可见,拜登政府任内📟,中美之间围绕此类议题的博弈仍将继续🚳。双方的矛盾与分歧程度较之特朗普政府时期并不会有显著缩减。


图:拜登重申《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来源👩🏽‍🦱:日本经济新闻

Part 04

不确定性


必须认识到🪠,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事实上仍处于矛盾而分化的讨论、酝酿、形成状态之中。目前来看,其政策表态仍相对模糊🤦🏿,既没有提出具体而可操作的政策工具,在方向上也存在暧昧不清之处🤰🏿。无论是中国内政问题、科技问题还是发展援助问题🏄🏻‍♂️,拜登政府的表态始终在左右摇摆,拒绝对各界关注的核心议题作出明确表态📮。

图片
图:因对华为问题表态模糊而被暂缓提名确认的雷蒙多(Gina Raimondo)👩🏿‍🚀,来源:新浪新闻


这种“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对华政策招致了美国国内“对华鹰派”势力的强烈不满🤹。他们频频要求拜登政府就对华政策做出明确说明💇🏿‍♂️,甚至试图以阻挠提名确认等手段迫使拜登采取更加强硬的政策👰🏽‍♂️。1月30日,众议院外交委员会议员迈克尔·麦考尔(Michael McCaul)等23名国会共和党人便联名建言拜登,要求其在5G网络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沿袭特朗普政府的战略🧜🏼,继续对中国所谓“技术威权主义”行为进行压制。2月2日,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共和党人更是两度施压,要求沙利文尽快就“如何应对中国的侵略和威胁”做出明确说明👌🏼。


图片
图:美媒有关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共和党人联名对沙利文施压的报道,来源👺🤸‍♂️:Fox News


对华政治表态的前后矛盾🏌🏼‍♀️,其实也是拜登政府在对华政策上面临两难局面、承受政治压力的结果🧎🏻‍♀️‍➡️。拜登政府确实感受到了如温和势力呼吁一般加强合作、拨乱反正的必要性🔺🏊🏼‍♀️,却又同时面对着“对华鹰派”势力愈演愈烈的政治施压🫅。要合作却又无法深入合作,要对抗却又不可能全方位对抗👩🏽‍🎨,造成了拜登政府当下的对华政治困局。

但是⛹️‍♂️,这种模糊政策在某种意义上实际符合中美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客观现实,也一定程度上与中方强调的“求同存异、管控分歧”的呼吁相匹配𓀛。由于国家利益和政治立场存在差别,中美两国不可避免地将存在一定的冲突与矛盾,但重要的是恪守底线、相互理解。似是“对华鹰派”一般谋求全方位对抗无疑违背时代潮流💁🏽‍♀️,但美中可以实现无缝合作的想法也不过是一种天真的政治幻想🫗📑。在走居中路线的过程中🟧,在合作与对抗的两极之间如何平衡、在矛盾与分化的纷乱建言中如何行动,才是真正考验拜登政府政治智慧的关键。

Part 05

结语


多勒(David Dollar)和哈斯(Ryan Hass)在为布鲁金斯学会撰写的一篇报告中提出🤛,“使中美关系尤为复杂的原因是,中国同时是美国的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挑战者🤦🏼。要有效管控这一复杂关系🚣🏽‍♂️,政策制定者必须超越将中国仅仅视为对手或敌人的简单思维,放弃瓦解中国治理结构或通过美国单方面施压阻碍中国崛起的想法🖕🏻。”
这一观点也恰恰是拜登政府当下在处理对华关系时综合对抗性、竞争性与合作性要素的政策基调🚶🏻‍➡️。目前来看🤏🏻,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仍在酝酿当中。诸多因素,特别是“对华鹰派”在国会所采取的不合作态度,都将成为掣肘拜登政府对华政策走向积极方向的可能障碍。拜登政府将如何处理各方的政治压力、应对两难局面🫠,而其政策又将对中美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值得进一步追踪与关注🧑🏻‍🦽‍➡️。




参考资料

[1] “China Diplomat’s ‘Red Line’ Warning Points to U.S. Tensions,” Bloomberg News, February 2, 2021, 

[2] “Interview Secretary Antony J. Blinken with Andrea Mitchell of MSNBC,” MSNBC, February 1, 2021

[3] “Introductory Remarks by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Chair Secretary Jacob Lew,” February 1, 2021, 

[4] “Top Chinese diplomat calls for China, U.S. to mend relations,” Reuters, February 2, 2021

[5] “Top Chinese diplomat urges closer ties with U.S. under Biden,” THE ASSOCIATED PRESS, February 3, 2021, 

[6] Adam Shaw, “House Homeland Security Republicans call for clarity from White House on strategy to counter China threat,” Fox News, February 2, 2021, https://www.foxnews.com/politics/homeland-security-republicans-white-house-china-threat

[7] Dave Lawler, “President Biden's first foreign policy address: ‘America is back’,” Axios, February 5, 2021

[8] David Dollar and Ryan Hass, “Getting the China challenge right,” Brookings Institution, January 25, 2021, 

[9] David Lampton, “U.S.-China Risk Management Mechanisms,” US-China Perception Monitor, February 2, 2021,

[10] H.R. McMaster, “Opinion: Biden would do the world a favor by keeping Trump’s China policy,” The Washington Post, January 19, 2021, 

[11] James T. Areddy, “China’s Top Diplomat Warns Biden Against Meddling in Hong Kong, Xinjiang,”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ebruary 2, 2021, 

[12] Javier Solana and Eugenio Bregolat, “Biden can pass his China test,” January 26, 2021, Brookings Institution, 

[13] Jennifer Hansler, “Biden looks to be in 'lockstep' with allies on China,” CNN, February 2, 2021, 

[14]  Julian Brave Noisecat and Thom Woodroofe,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Need to Cooperate—for the Planet’s Sake,” February 4, 2021, 

[15] Mark Magnier, “Top adviser to Joe Biden says US plans to shift foreign policy to prioritise China, ” January 30, 2021,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6] Michael Schuman, “Biden’s China Policy Hinges on How Much Is Willing to Give,” Bloomberg, January 26, 2021

[17] Sarah Zheng, “China’s top diplomat Yang Jiechi tells US not to follow ‘misguided’ Trump policie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February 2, 2021, 

[18] Sarah Zheng, “US-China relations nations should be competitors not rivals, Beijing’s envoy to Washington says,” January 21, 2021,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 Scott Kennedy, “A Complex Inheritance: Transitioning to a New Approach on China,” January 19, 2021,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 Yang Jiechi, “Dialogue with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n U.S. -China Relations, February 2, 2021, 

[21] Yang Sheng, “China to send 'friendly message but draw bottom line' to US via senior diplomat's speech,” Global Times,  February 1, 2021, 

[22] 《从三个“特别”看杨洁篪对话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中新社💚🤎,2021年2月2日

[23] 《王毅:中美关系来到新的十字路口》,新华社,2021年1月2日,

[24] 《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中美选择合作㊙️,一切皆有可能》,人民网🍫,2021年1月28日,

[25] 《杨洁篪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 拜登首次外交政策演讲受关注》,环球时报🧓🏻,2021年2月7日,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