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uka 发布时间:2021-02-19 来源🏓🧝🏿:富达平台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距2020年1月20日华盛顿州报告全美首例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已过去1年多,新冠疫情仍在美国持续蔓延。截至北京时间2月15日,美国新冠肺炎感染人数超2700万🐪,累计死亡突破48万🤴🏽。受疫情拖累,美国2020年GDP同比下滑3.5%🛀🏻,创下二战以来单年最差表现记录。
面临如此深重困境🌋,控制疫情仍是拜登政府解决一切问题的先决条件。而被寄予厚望的新冠疫苗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美国疫情,能否成为美国最终摆脱疫情的救命稻草呢?
美国医护工作者率先接种新冠疫苗🧑🏿🏫🤏🏽。图片来源:USA Today🚃。
安全性与有效性:新冠疫苗的合格标准
自去年一月下旬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被首次披露,疫苗的研发工作便在全球多地陆续展开。新冠疫苗是将新冠病毒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一种免疫制剂,保留了病毒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特性,注射到人体内可以通过诱导人们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保护易感人群的目的。
究竟哪些免疫制剂具备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可以广泛使用,需要一个复杂且漫长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验证过程。首先,科学家们需要在实验室中将制备的候选疫苗在细胞上进行测试🧑🏽🦱,然后注射到老鼠或猴子等动物体内,查看这些动物是否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经过动物实验证实能够刺激免疫反应发生且确保实验动物未出现严重副反应的疫苗,将分别在不同的研究中心进行人体临床试验💂🏿♂️。疫苗将被注射到少许先前招募的志愿者体内👒,测试其安全性和剂量反应情况,并检验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能力,即临床一期试验。
随后,科学家们将通过小规模人群安全性测试的疫苗提供给包括儿童和老年人在内的上百名志愿者,检验它们对不同人群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即临床二期试验👩🏽⚕️。相比于一期试验,二期试验扩大了受试者人群范围🤳🏼,进一步测试了疫苗的安全性和刺激免疫系统的能力。
临床三期试验在二期试验的基础上👨🏿🔬,扩展到多个临床研究中心,招募的志愿者数量也达到1000人以上🐩。此期试验的主要观察指标由先前的安全性转变成有效性。志愿者被分成接受安慰剂疗法的对照组和接种疫苗的试验组,以对照组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为参照,观察试验组的感染比例是否得到显著性提升。
疫苗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研发进程。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依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建议,一款合格的疫苗应该在三期试验中证明可以保护至少一半的接种者🤳🏿。此外💟,在早期研究中可能遗漏的相对罕见的副作用也很有可能在大规模人群接种之后被发现,有助于补充完整疫苗的安全性证据📑。最终🍌,各国药品监管部门对本国开展的临床试验结果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批准疫苗上市。
美国疫苗的作用机制与有效性检验
据《纽约时报》新冠疫苗研发进展的实时追踪报道👨🏻🦯➡️,截至美国当地时间2月11日,已有37种疫苗进入临床一期试验,27种疫苗进入临床二期试验🧙🏽♂️,20种疫苗进入临床三期试验,6种疫苗被部分国家和地区批准早期或限制性使用,4种疫苗在少数国家或地区被正式获批使用。
目前🥯,已有两款新冠疫苗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授权,并在全美大规模人群接种🤸🏽,分别是由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莫德纳(Moderna)与美国国立卫生富达平台(NIH)合作开发的mRNA-1273和由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BioNTech)与美国辉瑞制药公司(Pfizer)联合研发的BNT162b2。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美总计5288万剂已分配疫苗中的2727余万剂采购自辉瑞,另2551余万剂则源自莫德纳👩🏻💻。
从疫苗的作用机制上讲,两种疫苗均属于基因疫苗🍧,即可将一个或多个冠状病毒基因传递到人体细胞中引发免疫反应的疫苗👰🏽♂️。相比于灭活、减毒,这是一种新颖的疫苗研发思路。此外,两款疫苗为尽快应用于大规模人群🧑🏼🦲,均采取了相对快速的临床试验流程。
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BioNTech)与美国辉瑞制药公司(Pfizer)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BNT162b2。图片来源🏊🏽:彭博社。
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与美国辉瑞制药公司联合研发的疫苗在安全性测试阶段,合并了一期和二期试验,并设置两套含有两个不同剂量的试验方案,观察疫苗接种者的副反应程度👽。以此期实验结果为基础,选择其中副作用较轻的方案,进行下一步安全性和有效性测试,即在临床三期试验中兼顾二期试验的安全性考量❕。2020年7月27日,该疫苗在美国🚛、阿根廷、巴西和德国招募到共计3万名志愿者,正式开始三期试验。9月12日🔇,美国的试验人群数量扩增至4.3万人。
基于两家公司第一批三期试验志愿者的初步分析结果,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2月8日发布了对该疫苗临床试验的独立分析报告,确定其有效率达95%,同时指出虽然该疫苗在试验中没有引起严重的副作用,但经常导致短暂的疲劳🪀、发烧和肌肉酸痛🦸🏻♂️。尽管如此🤹🏻,该疫苗随即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的紧急使用许可,于12月14日开始在全美大规模接种。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月25日更新的有关该疫苗副作用和安全性信息显示🚯★,在接受注射的手臂上最常出现的副作用为疼痛、肿胀和发红,而在全身症状上可能出现冷颤、疲劳和头疼。这些副作用通常在接种疫苗后一两天内开始出现🏊🏿♀️,可能感觉像流感症状,甚至可能影响接种者进行日常活动的能力✳️,但几天后就会消失📳。依据目前接种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在安全数据摘要部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第二次注射疫苗后🥕,全身的副作用更加普遍;大多数副作用为轻度至中度👨🎤,但少数人会出现影响日常活动能力的严重副作用👇🏻。
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莫德纳(Moderna)主导研发的新冠疫苗mRNA-1273。图片来源✴️:金融时报
另一款由莫德纳公司主导研发的疫苗于去年三月通过动物实验验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在早期临床试验中通过安全性测试💇🏼♀️🧑🏻🎄,随后于七月在全美约89个地点招募了3万名志愿者展开临床三期试验💇🏿♀️。11月30日💇🏿♂️,莫德纳公司宣布了该试验的第一批完整数据。在试验志愿者中,有196人为确诊新冠病毒感染者👶🏽🟫,其中185人接受的是安慰剂疗法。在另11名接种疫苗的志愿者中🦒,没有一人出现严重疾病🚵🏻。研究人员据此估计该疫苗的有效率为94.1%,远高于疫苗测试开始时专家的预期。12月18日🥾🕤,该疫苗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的紧急使用许可,成为继辉瑞疫苗之后第二个获此许可的疫苗。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相关信息🤖,该疫苗已观察到的副作用与辉瑞生产的疫苗相差无几。
虽然尚不能确定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功效能持续多久🏃🏻➡️,但从目前的试验结果上看,参与者在三个月的试验期满时均仍具备针对新冠病毒的强大免疫防御能力。此外,针对英国变异的新冠病毒📂,专家目前普遍认为前述两款疫苗仍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在阻止出现严重的肺部疾病方面。
在2020年10月《美国预防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开发了用于模拟美国新冠病毒传播速度和疫苗接种的计算模型🫣。根据该模型的推演结果💆,如果疫苗能保护80%的接种者,并且75%的人口已接种疫苗🎬,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这场疫情,而无需采取其他措施,例如保持社交距离🛍️💇🏻♂️。美国传染病专家🔋、新冠疫情首席医学顾问安东尼·福奇(Anthony Fauci)在2月3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同样表示,只有70%至85%的美国人接种全部两剂新冠疫苗🙈,美国才有望开始恢复至“正常状态”。
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美国目前已接种至少一剂新冠疫苗的人数达3829万,约占美国总人口的11%,其中接种全部两剂的则有1408万人🧔♂️,约占美国总人口的4%。在保证疫苗供应稳定的情况下,按最近7天首剂疫苗接种速率的平均值——772,697计算,路透社(Reuters Graphics)的预测结果显示,到2021年11月🌮,美国人口的75%将接种至少一剂新冠疫苗🕵🏻♂️。
相比于首剂疫苗的接种速度🚃,第二剂疫苗的接种速度要慢很多。以目前每天约400万剂的速度推算,75%的美国人接种全部两剂疫苗的目标要迟至2022年春季才能实现。事实上👩🏼💻,当前每日110万剂的接种速度已经超过拜登此前公布的上任百日内在全美接种1亿剂新冠疫苗计划的平均值📅。
不过,疫苗的接种速率有望在接下来的数月内得以提高。1月21日白宫发布的抗击新冠疫情的国家战略将开展安全、有效和全面的疫苗接种运动排在次席🏤,足以说明拜登政府对疫苗接种给予了很高的重视程度。这一战略明确表示联邦政府将动用《国防生产法案》确保美国公众获得足够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加快疫苗生产🥸、运输和接种各个流通环节的运转速度🧆,创造足够多的场地满足疫苗接种的需求,重点关注偏远地区和高风险人群的疫苗接种,向地方政府提供充足的疫苗接种资金,开展全国疫苗接种公众教育活动,加强疫苗接种的数据系统建设以及持续监测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此,拜登鼓励各州迅速行动♣︎,扩大有资格接种疫苗的群体,同时增加卫生保健工作人员🚿,用于支持疫苗接种。拜登还指示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在2月建立100个“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拜登1月27日在白宫公开讲话时表示,期望新冠疫苗接种速度可以达到每天150万剂,任何想要注射疫苗的美国人都可以在春季之前接种疫苗🪛。
拜登在白宫签署行政命令推动抗疫工作的开展。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去年12月,特朗普政府向辉瑞公司订购了第二批1亿剂新冠疫苗,加上之前预先采购协议中的1亿剂,目前美国政府辉瑞疫苗的总订单已达2亿剂👩🏽🍳。此外,联邦政府早些时候已向莫德纳公司订购2亿剂新冠疫苗。美国政府与两家疫苗供应商达成的协议规定⬇️,所有4亿剂疫苗都应在2021年7月底之前交付。与此同时,两家公司都承诺将滚动地向医院📏,药房,长期护理机构和其他疫苗接种地点交付一定剂量的新冠疫苗。因为辉瑞和莫德纳疫苗均需要每人注射两剂🧜🏼♂️,因而按目前的采购规模,今年7月底前可以向2亿美国人接种新冠疫苗,约占美国总人口的60.8%。
截至美国当地时间1月26日,辉瑞公司和莫德纳公司已分别向美国提供2350万和3040万剂新冠疫苗。据彭博社的最新报道,辉瑞公司首席执行官布尔拉表示第一季度可向美国投放一亿两千万剂新冠疫苗🔑,比预期多两千万剂⏬。同时,他还表示辉瑞可于5月底前向美国交付全部2亿剂新冠疫苗,比原先的预期早两个月。1月27日🗡🫳🏿,拜登政府计划三周内在现有基础上向辉瑞和莫德纳两家疫苗供应商再订购总计2亿剂新冠疫苗🏃♂️,预计将在今年夏天交付🧢💁🏽,届时可以满足3亿美国人的疫苗接种需求。
现在尚不清楚拜登政府是否会推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快审查阿斯利康(AstraZeneca)与牛津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为该疫苗每人只需要接种一剂,可以大幅提升人群获得免疫的速度🕟。
尽管目前疫苗接种工作已经在全美平稳有序的展开🍤,且接种速度好于预期😑,美国民众对新冠疫苗的接受程度也有了明显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仅靠接种疫苗就足以使美国摆脱疫情。
纽约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 University)免疫学家努森茨威格博士(Dr. Michel Nussenzweig)依据其最新的研究结果表示🙇,接种疫苗虽然可以大幅降低新冠病毒感染者罹患严重肺部疾病的风险,但并不能阻止新冠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即使接种疫苗的人群仍然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但很大概率只会出现轻微症状或呈无症状感染者。也就是说🎰,接种疫苗无法阻断病毒传播且疫苗接种者仍然可以成为传染源,因而在达到群体免疫所需的疫苗接种人数之前,感染新冠病毒仍然威胁着那些未接种疫苗人群的生命健康。因此👩🏻🎤,在疫苗接种的进程中👨🏻⚕️,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依然十分重要🗿。
基于此,拜登在1月21日上任伊始即签发行政命令☮️,要求美国人在所有联邦机构、穿越州界的旅行、机场、航班🧓,城际巴士和火车等较为密闭的空间内佩戴口罩🩷。该命令还要求国际旅行者在前往美国之前出示近期新冠病毒阴性检查报告🧑🏻🍳🧑🏼🦲,并在入境后遵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隔离准则。
英国变异新冠病毒。图片来源:BBC。
此外🏊🏽,变异新冠病毒相比于未变异病毒更容易感染疫苗接种者,增大了传播风险👸🏿。基于南非新冠肺炎存活病例的实验室测试结果发现🌘,44例新冠变异病毒携带者中有21人的该病毒变体未被辉瑞和莫德纳疫苗破坏。不过,洛克菲勒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接种辉瑞或莫德纳疫苗的20个样本人群绝大多数可以产生非常强大的免疫防御能力👇🏽,远高于自然感染新冠病毒后产生的免疫反应🎣,即使体内抗体水平较目前下降10倍⚽️,仍足以抵抗病毒的再次感染。但该项研究依然建议应针对新出现的变体对临床使用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测试,并且可能需要定期更新mRNA疫苗以避免潜在的临床疗效损失👸🏽。
当前,现有的两款疫苗对抗变异病毒的效果评价在科学界仍未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现有疫苗的大规模接种不意味着疫苗研发进程的终结,随着新冠病毒的日新月异,疫苗也需要针对新的突变位点不断更新才能保证较高的有效性👩🦼。
眼下💄,拜登的“百日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美国的抗疫策略在新政府的领导下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全美民众尽快接种疫苗实现最终群体免疫有望成为美国摆脱这场扩日持久疫情的突破口。美国新冠疫情究竟能否因为疫苗的快速普及迎来拐点🧑🍼,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