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满意”的二次弹劾落幕,这一页彻底“翻篇”了?

作者🧑🏼‍🔬:秦亦林 发布时间🫷🧔:2021-02-20 来源🥖:富达平台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摘要

据CNN报道,当地时间2月13日,针对前总统特朗普的第二次弹劾案审判程序以最终57:43的投票结果告终。由于未获得超过三分之二多数的赞成票(67票),对特朗普的弹劾定罪未能成立。这意味着特朗普的政治之路并未结束,共和党内部为了争夺2024也将进行权力格局的调整。


“让每个人都感到失望”

正如Vox新闻评论的那样,这场弹劾案在某种意义上让每个人都感到失望。


对于民主党来说🚶‍♀️‍➡️,他们失去了通过弹劾让特朗普丧失担任公职的可能,特朗普仍有可能在2024年的大选再次向民主党发起挑战。为此,佩洛西发表声明称43名为了政治前途选择不弹劾特朗普的参议员都是“懦夫”🧖‍♂️;对于共和党而言,部分想要将特朗普“清除”出党的的共和党政客发现特朗普在党内选民中的声望依然巨大,而党内反而不如上一次弹劾案时团结🫱⭕️,面临着分裂的风险。


而跟上一次弹劾案类似的是,对这次弹劾案而言,最大的输家似乎是美国宪法。美国宪法两百多年的稳定有赖于人们对传统和惯例的尊重——就像麦康奈尔在第一次弹劾案的声明中所言,这是美国人民的“卢比孔河”。但是,无论是特朗普拒绝承认选举结果👩🏿‍🚀、试图通过法律手段推翻选举还是民主党人选择弹劾离任总统👆🏽👨🏻‍🍼、用“煽动叛乱”的名义威胁第一修正案,都是对宪法传统的践踏,也都对美国宪法体制造成了几乎不可逆的伤害。


图片

通过铁丝网看到的白宫🧛🏿,图源:盖蒂图片社。


本次弹劾案另一个和上次弹劾案的相似点是🔅:参议院审判的流程都十分短暂🙎。审判从2月9日开始🧳🚴🏼‍♂️,到2月13日便投票结束,其主要原因是民主党人同意不召集任何证人就开始审判——这对民主党来说是一个“重大转向”,因为在上一次弹劾案中🧔🏻‍♀️,民主党虽然也急切地推进弹劾进度💙🥢,但仍然注重对证人的召集,甚至尝试过召集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出席作证。据CNN报道,共和党已经准备好了一份超过300人的证人名单,一旦选择召集证人🫅🏻,参议院便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弹劾案之中而无法履行其他正常职能。在对定罪特朗普已经不抱希望的情况下,民主党人——尤其是拜登并不希望弹劾案影响到拜登的“百日新政”。


这也反映出了民主党人目前最迫切的任务依然是应对疫情和重振经济。根据《纽约时报》做的一份民调,很多保守派选民都认为弹劾是“不必要”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国会应该通过更多跟防疫、发展经济相关的立法🥫。


当然,民主党人自己公开宣布的原因与此不同🧗🏻‍♂️。民主党参议员布莱恩·夏兹(Brain Schatz)接受Politico的采访的时候称👨‍👦,现在案情是公开且明确的,他不认为有任何证人可以改变人们已有的想法🔗。他通过“公共犯罪”来暗示特朗普罪证确凿,无需进行听证✌🏿。但他也承认,想要获得17名共和党参议院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如早日结案,让参议院把心思重新放到公共卫生立法上来。



结束的开始还是开始的结束💃?

由于推特等社交媒体依然在被封禁🎂,特朗普通过邮件的方式发表了对于弹劾案的声明。在声明中,特朗普感谢了他的律师团队和国会议员👎🏼,同时谴责了民主党将“正义变成了复仇的工具,并用以迫害异见者。”并将弹劾案形容为“美国历史上最可怕的猎巫行动🐉。”


对于民主党而言🤑,弹劾和特朗普都已经告一段落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国会和拜登内阁的工作重心都将“翻篇”👨🏽‍🎤,但对于共和党来说,弹劾案的落幕可能只是“开始的结束”。


50名共和党参议员并未严格地按照党派进行投票,有7名共和党参议员选择了“有罪”的投票:包括犹他州参议员罗姆尼、缅因州参议员苏珊·科林斯、阿拉斯加州参议员莫科夫斯基、宾夕法尼亚州参议员图密、内布拉斯加州参议员萨斯、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伯尔以及路易斯安那州参议员卡西迪🦸🏼‍♀️。


对于共和党人而言,如果决定投“无罪”票,理由是充分的:无论是弹劾离任总统还是“煽动叛乱”这一罪名的界定都有着巨大的违宪风险,因此选择拒绝弹劾也符合共和党一贯地对宪法传统的审慎保守态度。而7名支持“有罪”的共和党参议员给出的主要理由是,特朗普干扰了权力的和平过渡🦣🚴🏼‍♀️,而且未能在国会暴乱事件中利用其手中的行政权力给予国会议员、副总统彭斯足够的保护——这违背了特朗普自己的就职宣誓的内容。


当然🙇🏼‍♀️,7名参议员的这一选择并不代表共和党内的明显分裂。《纽约时报》援引民调专家惠特·艾尔斯的评论称:“(这七个人中)有两个人马上要退休了🦸,而有三个人要到2026年才退休,谁知道五年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美国参议员拥有的6年任期本来就确保了其在当选后的独立性,而且由于参议员代表的是各州,各州也有权通过立法来确保参议员在为本州的利益说话,而非其所在的政党——例如,阿拉斯加州便规定参议员竞选无需通过党派初选,这使得莫科夫斯基不必担心在她寻求连任时受到特朗普的忠实支持者的“报复”⬜️🐚。


图片

阿拉斯加州参议员,共和党人丽莎·莫科夫斯基(Lisa Murkowski),图源:路透社。


比起7名明显无“后顾之忧”的共和党参议员,参议员少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的反应似乎更加耐人寻味,也更能反映出建制派的心理。在弹劾案审判中🧿📡,他最终投出了“无罪”票,理由是弹劾离任总统违宪🥩🕵🏼。但同时他又发表声明称他认为“特朗普总统在道德上和实际上都应该为1月6日的暴乱负责🎗。”


而在此前,据《纽约时报》报道,麦康奈尔在国会暴乱事件之后曾对同事说他认为特朗普确实犯下了应该被弹劾的罪行,而且表示他对“民主党人正在弹劾特朗普表示满意🙆🏿‍♀️。”而几乎在同一时间,麦康奈尔的妻子▪️🏋🏿、特朗普内阁的交通运输部长赵小兰(Elaine Lan Chao)也宣布辞职,这似乎也可以视作麦康奈尔的某种政治表态:即通过跟特朗普在政治上逐步“划清界限”,甚至假手民主党将其“清除出党”,让共和党回到“前特朗普时代”。


但麦康奈尔或者说共和党建制派的努力在最后一刻依然失败了。据CNN报道,有共和党参议员警告麦康奈尔,如果他公开跟特朗普决裂👩🏽‍🎨,这位创下“担任共和党参议院领袖”时长记录的参议员将不再可能在参议院领导他们🏃‍♂️。正因此◼️,麦康奈尔最后还是投出了“无罪”票🕑。


麦康奈尔摇摆的态度和最后的抉择似乎也预示了共和党未来的权力格局。除了少数因为任期和选举规则而无惧于特朗普的支持者的共和党政客外,大部分共和党人依然会在2024年之前保持对特朗普的忠诚——除非有新的足以颠覆现有共和党格局的情况发生🧚🏼‍♂️。


当然,特朗普和其支持者似乎并不打算放过投出无罪票的麦康奈尔。特朗普在弹劾案结束三天之后🧑‍🚀,发表了一份“卸任以来最长的声明”,对麦康奈尔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在声明中,特朗普将麦康奈尔形容为“一个阴险而沉闷的政客”☂️,并认为这位前盟友要为共和党丢掉参议院多数席位负主要责任。同时,特朗普还号召共和党人换一个参议院领导人。在未来,麦康奈尔可预见地要面临党内的更大规模的“清算”🧘🏻。

图片

2020年特朗普和麦康奈尔在白宫会面👎🏻,图源:《纽约时报》


第三种政治力量成为呼声👮🏼‍♀️🤏🏻?

莱恩·夏兹卡的观点是目前美国政治老生常谈的两党极化问题,但除了政治极化之外,美国政治似乎还有新的变化🧝🏻‍♀️。根据盖洛普之前做过的一份民调数据显示,超过60%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已经有的两大政党“无法代表全体美国人”,同时觉得“因此美国需要第三个政党”。


“第三个政党”包含了很多意涵,正如CNN评论的,有的人希望有一个更加保守的共和党⏫,有的人希望有一个更加激进的民主党,还有人希望有一个更加“中间🧗🏼、温和”的党派🦹🏿。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美国人都希望能有多元的党派构成👌🏼。


即便如此,“第三政党”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体系的转变在美国选举制度下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是总统选举还是国会议员选举🦛,美国都实行着“多数决”的简单多数制👩🏼‍🌾,根据迪韦尔热法则,在简单多数决的选举制度的“制度激励”下,政党体制通常都会固定为两党制——因为选民不愿意投票给小党让自己的票成为废票,而有才干的政治家也会选择进入两个大党。


在美国历史上,也不乏建立“第三种政治力量”的尝试。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其第二次竞选中他因与共和党发生分歧🧑🏽‍💻🛩,带领其支持者退党,重新组建进步党参选🤶🏻,获得了88张选举人票——这是美国总统大选中第三党获得的最高票数。但由于罗斯福与共和党的分裂,最后民主党候选人威尔逊“渔翁得利”,成功当选总统。在那之后⤵️💜,再难有第三个政党真正挑战两大主流政党的地位。


目前来看🧑🏼‍🦱,最有可能从民主党、共和党中独立出来建党的人是特朗普和在民主党党内与建制派一直若即若离的桑德斯,不过两人至今都未明确有独立建党的迹象。当然💋,早在2016年竞选的时候👸🛤,特朗普便曾宣称如果不能在共和党初选中取得优胜📰,他将考虑独立参选⛹🏿。如果共和党建制派真的决定跟特朗普决裂,特朗普在未来是最有可能成为“第三支政治力量”的领导者。




参考文献

1.Catie Edmondson: Why Seven Republican Senators Voted to Convict Trump. (The New York Times,2021.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21/02/14/us/politics/republican-senators-impeachment-trump.html?name=styln-impeachment2&region=TOP_BANNER&block=storyline_menu_recirc&action=click&pgtype=Article&impression_id=&variant=1_Show

2.Rick Rojias: A Shared Sense of Alarm: Here’s What Americans Said About Two Impeachments. (The New York Times,2021.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21/02/11/us/impeachment-voices-trump.html

3.Amanda Macias: 7 Republicans explain their vote to convict Trump for Capitol attack.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nbc.com/2021/02/13/the-7-republicans-who-voted-to-convict-trump.html

4.Sam Levine and Lauren Gambino: Donald Trump acquitted in second impeachment trial. (The Guardian,2021.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1/feb/13/donald-trump-acquitted-impeachment-trial

5.Jeremy Herb and Lauren Fox: Trump acquitted for second time following historic Senate impeachment trial. (CNN,2021.2). Retrieved from: https://edition.cnn.com/2021/02/13/politics/senate-impeachment-trial-day-5-vote/index.html

6.Chris Cillizza: Why Democrats blinked in the Senate impeachment trial. (CNN,2021.2). Retrieved from: https://edition.cnn.com/2021/02/13/politics/senate-impeachment-democrats-witnesses/index.html

7.Andrew Prokop: 1 winner and 5 losers from Trump’s second impeachment trial. (Vox News,2021.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vox.com/22281591/trump-impeachment-trial-winners-losers-acquitted

8.Manu Raju and Ted Barrett: GOP senators warn McConnell could face backlash if he votes to convict Trump. (CNN,2021.2). Retrieved from: https://edition.cnn.com/2021/01/20/politics/gop-senators-warn-mcconnell-backlash/index.html

9.Jonathan Martin and Maggie Haberman: Mitch McConnell Said to be Pleased About Trump Impeachment Efforts. (The New York Times,2021.1).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12/us/mitch-mcconnell-trump-impeachment.html

10.Marianne Levine: Democrats' big shift in Trump's second impeachment. (Politico,2021.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olitico.com/news/2021/02/07/democrats-trump-second-impeachment-466152

11.Chris Cillizza: Everyone wants a third party! But ...(CN,2021.2). Retrieved from: https://edition.cnn.com/2021/02/17/politics/third-party-gallup-poll/index.html



摘要

据CNN报道,当地时间2月13日,针对前总统特朗普的第二次弹劾案审判程序以最终57:43的投票结果告终。由于未获得超过三分之二多数的赞成票(67票),对特朗普的弹劾定罪未能成立🦸🏻‍♀️。这意味着特朗普的政治之路并未结束,共和党内部为了争夺2024也将进行权力格局的调整。


“让每个人都感到失望”

正如Vox新闻评论的那样,这场弹劾案在某种意义上让每个人都感到失望。


对于民主党来说🧑🏽‍🎄,他们失去了通过弹劾让特朗普丧失担任公职的可能👨‍👩‍👦‍👦,特朗普仍有可能在2024年的大选再次向民主党发起挑战。为此,佩洛西发表声明称43名为了政治前途选择不弹劾特朗普的参议员都是“懦夫”📥;对于共和党而言💇🏿‍♀️,部分想要将特朗普“清除”出党的的共和党政客发现特朗普在党内选民中的声望依然巨大🐦‍⬛,而党内反而不如上一次弹劾案时团结👔,面临着分裂的风险。


而跟上一次弹劾案类似的是,对这次弹劾案而言,最大的输家似乎是美国宪法。美国宪法两百多年的稳定有赖于人们对传统和惯例的尊重——就像麦康奈尔在第一次弹劾案的声明中所言,这是美国人民的“卢比孔河”。但是,无论是特朗普拒绝承认选举结果🥺、试图通过法律手段推翻选举还是民主党人选择弹劾离任总统🦹🏽、用“煽动叛乱”的名义威胁第一修正案,都是对宪法传统的践踏💆🏽,也都对美国宪法体制造成了几乎不可逆的伤害。


图片

通过铁丝网看到的白宫🤚🏽,图源🤚🏻:盖蒂图片社。


本次弹劾案另一个和上次弹劾案的相似点是🥓:参议院审判的流程都十分短暂。审判从2月9日开始,到2月13日便投票结束,其主要原因是民主党人同意不召集任何证人就开始审判——这对民主党来说是一个“重大转向”,因为在上一次弹劾案中,民主党虽然也急切地推进弹劾进度☮️,但仍然注重对证人的召集,甚至尝试过召集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出席作证🚠。据CNN报道😟,共和党已经准备好了一份超过300人的证人名单,一旦选择召集证人,参议院便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弹劾案之中而无法履行其他正常职能🧜🏿‍♂️。在对定罪特朗普已经不抱希望的情况下👩🏿‍⚖️,民主党人——尤其是拜登并不希望弹劾案影响到拜登的“百日新政”⚧。


这也反映出了民主党人目前最迫切的任务依然是应对疫情和重振经济📫。根据《纽约时报》做的一份民调🔔,很多保守派选民都认为弹劾是“不必要”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国会应该通过更多跟防疫、发展经济相关的立法。


当然,民主党人自己公开宣布的原因与此不同🧑‍🦯‍➡️。民主党参议员布莱恩·夏兹(Brain Schatz)接受Politico的采访的时候称🈹,现在案情是公开且明确的,他不认为有任何证人可以改变人们已有的想法。他通过“公共犯罪”来暗示特朗普罪证确凿☺️,无需进行听证。但他也承认,想要获得17名共和党参议院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如早日结案,让参议院把心思重新放到公共卫生立法上来。



结束的开始还是开始的结束👳🏽‍♂️?

由于推特等社交媒体依然在被封禁,特朗普通过邮件的方式发表了对于弹劾案的声明。在声明中,特朗普感谢了他的律师团队和国会议员,同时谴责了民主党将“正义变成了复仇的工具,并用以迫害异见者。”并将弹劾案形容为“美国历史上最可怕的猎巫行动。”


对于民主党而言🕺🏼,弹劾和特朗普都已经告一段落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国会和拜登内阁的工作重心都将“翻篇”,但对于共和党来说,弹劾案的落幕可能只是“开始的结束”🙅🏽。


50名共和党参议员并未严格地按照党派进行投票😔,有7名共和党参议员选择了“有罪”的投票:包括犹他州参议员罗姆尼🏇🏽、缅因州参议员苏珊·科林斯🤸🏽‍♂️、阿拉斯加州参议员莫科夫斯基、宾夕法尼亚州参议员图密7️⃣🩰、内布拉斯加州参议员萨斯🪧、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伯尔以及路易斯安那州参议员卡西迪。


对于共和党人而言🙀,如果决定投“无罪”票,理由是充分的🚅:无论是弹劾离任总统还是“煽动叛乱”这一罪名的界定都有着巨大的违宪风险😄🤜🏼,因此选择拒绝弹劾也符合共和党一贯地对宪法传统的审慎保守态度。而7名支持“有罪”的共和党参议员给出的主要理由是,特朗普干扰了权力的和平过渡,而且未能在国会暴乱事件中利用其手中的行政权力给予国会议员、副总统彭斯足够的保护——这违背了特朗普自己的就职宣誓的内容😲。


当然,7名参议员的这一选择并不代表共和党内的明显分裂。《纽约时报》援引民调专家惠特·艾尔斯的评论称:“(这七个人中)有两个人马上要退休了,而有三个人要到2026年才退休,谁知道五年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美国参议员拥有的6年任期本来就确保了其在当选后的独立性,而且由于参议员代表的是各州🐐,各州也有权通过立法来确保参议员在为本州的利益说话,而非其所在的政党——例如,阿拉斯加州便规定参议员竞选无需通过党派初选,这使得莫科夫斯基不必担心在她寻求连任时受到特朗普的忠实支持者的“报复”。


图片

阿拉斯加州参议员✋🏽,共和党人丽莎·莫科夫斯基(Lisa Murkowski),图源:路透社💵🍂。


比起7名明显无“后顾之忧”的共和党参议员,参议员少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的反应似乎更加耐人寻味,也更能反映出建制派的心理。在弹劾案审判中,他最终投出了“无罪”票🏮,理由是弹劾离任总统违宪。但同时他又发表声明称他认为“特朗普总统在道德上和实际上都应该为1月6日的暴乱负责。”


而在此前,据《纽约时报》报道👨🏻‍⚕️,麦康奈尔在国会暴乱事件之后曾对同事说他认为特朗普确实犯下了应该被弹劾的罪行,而且表示他对“民主党人正在弹劾特朗普表示满意🧙🏻‍♀️。”而几乎在同一时间,麦康奈尔的妻子、特朗普内阁的交通运输部长赵小兰(Elaine Lan Chao)也宣布辞职,这似乎也可以视作麦康奈尔的某种政治表态:即通过跟特朗普在政治上逐步“划清界限”🧑🏽‍🎄,甚至假手民主党将其“清除出党”👮🏿‍♂️,让共和党回到“前特朗普时代”。


但麦康奈尔或者说共和党建制派的努力在最后一刻依然失败了。据CNN报道🧝,有共和党参议员警告麦康奈尔🎸,如果他公开跟特朗普决裂,这位创下“担任共和党参议院领袖”时长记录的参议员将不再可能在参议院领导他们。正因此✊🏽,麦康奈尔最后还是投出了“无罪”票🏄🏼。


麦康奈尔摇摆的态度和最后的抉择似乎也预示了共和党未来的权力格局。除了少数因为任期和选举规则而无惧于特朗普的支持者的共和党政客外♠️,大部分共和党人依然会在2024年之前保持对特朗普的忠诚——除非有新的足以颠覆现有共和党格局的情况发生。


当然,特朗普和其支持者似乎并不打算放过投出无罪票的麦康奈尔。特朗普在弹劾案结束三天之后,发表了一份“卸任以来最长的声明”🌒,对麦康奈尔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在声明中,特朗普将麦康奈尔形容为“一个阴险而沉闷的政客”,并认为这位前盟友要为共和党丢掉参议院多数席位负主要责任。同时🙏🏿,特朗普还号召共和党人换一个参议院领导人。在未来👊,麦康奈尔可预见地要面临党内的更大规模的“清算”。

图片

2020年特朗普和麦康奈尔在白宫会面,图源:《纽约时报》


第三种政治力量成为呼声4️⃣?

莱恩·夏兹卡的观点是目前美国政治老生常谈的两党极化问题,但除了政治极化之外,美国政治似乎还有新的变化。根据盖洛普之前做过的一份民调数据显示👨🏽‍🚀,超过60%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已经有的两大政党“无法代表全体美国人”,同时觉得“因此美国需要第三个政党”。


“第三个政党”包含了很多意涵🏄‍♂️,正如CNN评论的,有的人希望有一个更加保守的共和党,有的人希望有一个更加激进的民主党,还有人希望有一个更加“中间、温和”的党派🪢。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美国人都希望能有多元的党派构成😷。


即便如此,“第三政党”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体系的转变在美国选举制度下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是总统选举还是国会议员选举,美国都实行着“多数决”的简单多数制,根据迪韦尔热法则,在简单多数决的选举制度的“制度激励”下🦸🏼‍♂️,政党体制通常都会固定为两党制——因为选民不愿意投票给小党让自己的票成为废票,而有才干的政治家也会选择进入两个大党😉🟧。


在美国历史上🧏🏽‍♀️,也不乏建立“第三种政治力量”的尝试🌝。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其第二次竞选中他因与共和党发生分歧,带领其支持者退党🙆🏽,重新组建进步党参选,获得了88张选举人票——这是美国总统大选中第三党获得的最高票数👩🏽‍🚒。但由于罗斯福与共和党的分裂,最后民主党候选人威尔逊“渔翁得利”👷🏼‍♂️,成功当选总统。在那之后,再难有第三个政党真正挑战两大主流政党的地位。


目前来看,最有可能从民主党🤮、共和党中独立出来建党的人是特朗普和在民主党党内与建制派一直若即若离的桑德斯,不过两人至今都未明确有独立建党的迹象🏊🚓。当然,早在2016年竞选的时候🧑🏼‍🦰,特朗普便曾宣称如果不能在共和党初选中取得优胜🌋,他将考虑独立参选👩‍🦽。如果共和党建制派真的决定跟特朗普决裂,特朗普在未来是最有可能成为“第三支政治力量”的领导者。


参考文献

1.Catie Edmondson: Why Seven Republican Senators Voted to Convict Trump. (The New York Times,2021.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21/02/14/us/politics/republican-senators-impeachment-trump.html?name=styln-impeachment2&region=TOP_BANNER&block=storyline_menu_recirc&action=click&pgtype=Article&impression_id=&variant=1_Show

2.Rick Rojias: A Shared Sense of Alarm: Here’s What Americans Said About Two Impeachments. (The New York Times,2021.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21/02/11/us/impeachment-voices-trump.html

3.Amanda Macias: 7 Republicans explain their vote to convict Trump for Capitol attack.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nbc.com/2021/02/13/the-7-republicans-who-voted-to-convict-trump.html

4.Sam Levine and Lauren Gambino: Donald Trump acquitted in second impeachment trial. (The Guardian,2021.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1/feb/13/donald-trump-acquitted-impeachment-trial

5.Jeremy Herb and Lauren Fox: Trump acquitted for second time following historic Senate impeachment trial. (CNN,2021.2). Retrieved from: https://edition.cnn.com/2021/02/13/politics/senate-impeachment-trial-day-5-vote/index.html

6.Chris Cillizza: Why Democrats blinked in the Senate impeachment trial. (CNN,2021.2). Retrieved from: https://edition.cnn.com/2021/02/13/politics/senate-impeachment-democrats-witnesses/index.html

7.Andrew Prokop: 1 winner and 5 losers from Trump’s second impeachment trial. (Vox News,2021.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vox.com/22281591/trump-impeachment-trial-winners-losers-acquitted

8.Manu Raju and Ted Barrett: GOP senators warn McConnell could face backlash if he votes to convict Trump. (CNN,2021.2). Retrieved from: https://edition.cnn.com/2021/01/20/politics/gop-senators-warn-mcconnell-backlash/index.html

9.Jonathan Martin and Maggie Haberman: Mitch McConnell Said to be Pleased About Trump Impeachment Efforts. (The New York Times,2021.1).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12/us/mitch-mcconnell-trump-impeachment.html

10.Marianne Levine: Democrats' big shift in Trump's second impeachment. (Politico,2021.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olitico.com/news/2021/02/07/democrats-trump-second-impeachment-466152

11.Chris Cillizza: Everyone wants a third party! But ...(CN,2021.2). Retrieved from: https://edition.cnn.com/2021/02/17/politics/third-party-gallup-poll/index.html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