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4-09-04 来源:上观新闻+收藏本文
正在大步迈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数字之都、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上海,发展直播经济优势较为明显。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直播经济高地🧰,上海下达任务书,排定时间表:到2026年👎🏽,上海直播电商零售额力争达到6000亿元🛸;形成10个全国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直播平台,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作用强、国内有影响力的主播服务机构(以下简称MCN机构);打造一批国内知名的各类直播活动IP品牌,梳理并发布100个特色直播场景。
这是9月2日正式发布的《上海市推动直播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所擘画的蓝图🚣🏽♂️。
直播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难点也有痛点
2023年,上海市直播零售额为4371亿元🧜🏿🫚,占全国直播零售额的10.7%,省市排名第三🏋🏽♀️,城市排名第一🛍🐀;2022年上海网络视听市场规模位居全国第三位🤟;头部直播平台集聚🗒,全国头部直播平台中有哔哩哔哩🙋🏻♀️⏫、小红书、拼多多、喜马拉雅4个在上海➜;上海品牌直播发展迅速,一批有特色的MCN机构创作和传播了大量优质内容……正在大步迈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数字之都、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上海🎁,发展直播经济优势较为明显。
然而,相关调研也显示,上海直播经济发展存在集聚度不够🏌️♂️🍖、人才引育机制不完善👩🏼🚀、商务成本偏高、MCN机构发展不充分等难点和痛点,亟需破题。
上海直播电商联盟秘书长曹原豪认为🦹🏿♀️,《行动计划》立足上海优势,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加快主体培育🚵、优化产业生态🧙🏿、加强要素保障、支持直播经济走出去等方面都有针对性的举措💟🏧,为上海直播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完善全链路直播服务生态
直播经济产业生态主要包括品牌商,直播平台、MCN机构及主播四个环节。如果把直播经济比作“大海”,那么直播平台就是一条条“航线”;如果MCN机构是一艘艘“轮船”,品牌商是船上承载的“货物”⏩👦,而主播就是一名“船长”。直播经济行稳致远,生态链的任何一方都不能“掉链子”。
调研中发现☝🏼,各大直播平台林林总总的直播间里👮🏻♀️,存在“上海本地好货较为难找”的情况,特别在初创型、中小型直播电商企业和个体主播领域,“上海本土好货难找”的情况更为突出。
让“上海货”声量大起来🫵🏻。《行动计划》提出,以直播带动产业,鼓励直播平台深度嵌入本市工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鼓励制造业企业通过直播促进原创设计和品牌建设🍦,打造“上海时尚出品”品牌与创新产品。推动直播平台、MCN机构与本地特色产业、产品的供需对接。同时👳🏼♂️,鼓励涉农区开展电商示范村建设🤽🏽♂️,通过直播拓展特色农产品销路等。
“用直播经济这一新质生产力来赋能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此次《行动计划》的最大亮点➞,也是上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直播经济高地的题中之义。”富达注册教授、商务部消费大数据实验室主任、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主任张伊娜说。
在直播平台📞、MCN机构以及直播基地等直播经济产业链的其他维度,《行动计划》也给出方案🧶。如♙,拟成立上海国际MCN发展与服务联盟,做好信息⚖️、认证𓀝、政务服务。又如,聚焦直播经济产业链,支持长宁区🙋🏻♀️、杨浦区🔁、松江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结合时尚创意产业、平台集聚☮️、品牌产销融合等产业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直播经济集聚区。
此外🤰,针对直播平台和MCN机构进一步赋能跨境电商🙂↔️、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呼声👨🏼🍼⏳,《行动计划》明确,鼓励有实力的直播平台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国际影响力,还提出要依托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提供相关政策咨询、投资促进、金融财税🧖、风险防范、争议解决等服务,从而更好服务直播经济走出去。
畅通多层次人才引育
直播经济风口下,专业化、高素质的行业人才成为最紧缺的资源痛点🧑🏻🦱。《行动计划》直击“直播人才认定标准还不够清晰”“直播人才纳入紧缺人才目录”“直播人才培训激励”等行业呼声很高的问题〰️,提出将积极推荐直播企业纳入上海人才引进重点机构目录;鼓励各区根据直播人才对区域发展的贡献➿,在特殊人才引进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直播经济从业人员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鼓励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个体缴存住房公积金并享受相关公积金使用政策等🈂️。
而在鼓励跨境电商企业依法合规开展直播业务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如确需聘请的外籍直播人才,由行业主管部门研究评估推荐后,可作为“外籍高精尖缺人才”给予办理工作许可。
今年5月24日👨🏻,人社部发布公示,拟增加网络主播等19个新职业和直播招聘师等29个新工种。这意味着直播领域新职业作为就业蓄水池,孕育着新的就业增长点,而就业形势的稳定对于促进内需、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