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凯 发布时间🏄:2022-02-07 来源♚:第一财经+收藏本文
姚凯🫒:2022年,我们光大学生就业就增加了167万,压力确实是比较大的。但是大家指望说60岁退休的人腾出岗位给大学生,这件事可能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我们根据研究就发现,很多退休的这些老专家老同事,他们对于年轻人的工作,它并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它很多是一种互补关系。比如说年轻人体力好🤦🏻♀️,年龄大的人,虽然体力弱一点🎢👨🦰,但是他的知识经验丰富,在企业里头,在很多单位甚至可以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对于需要高的知识度的(和)管理经验能力的这样一些工作🕎🤶🏻,可能也是年龄偏大的员工可以做的👩🏿🦰,所以不是简单的一种替代。
杨宇东🦣🤰🏽:不是替换替代。
姚凯:对,还有有些行业适合年龄大的人去做,你比如说服务于老年人的行业,可能低龄老年人更加懂得高龄老年人的需求,所以现在也有很多低龄老年人👨🏼🔧,他就是做这种志愿服务,所以说这种不是简单替代关系。所以我们现在建议,在我们国家老龄化逐渐显现的情况之下🤰🏼,部分城市已经进入到中度🎸,甚至是高度老龄化的城市的这种背景下。
杨宇东:上海就是这样
姚凯:对,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建议要发挥老有所用,老有所为的这种良好的环境,要大力倡导积极老龄化⚈,让老年人能够更好的去选择适合他们的职业🥠。所以这样一来就存在着几个方面,就是我们要帮助这些老年人找到适合他们的职业🧝🏿♀️,所以这方面的服务的中介机构1️⃣,包括这种信息系统,让它能够实时的捕捉到,哪些岗位需要它,形成一个双向的互动🤹🏼♂️♝。另外在全社会要塑造一个不以年龄论英雄的环境,让老年人有更好的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
杨宇东:不要只是把老龄社会当作一个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