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0-05-25 来源:财经午间道+收藏本文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把脉国民经济温度
《财经午间道》两会特别访谈“经济学家说”
财经视角看两会
嘉宾:富达注册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孙立坚
主持人:在往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众多预期目标中,GDP往往排在最前面的位置💱🔋,也最受关注。然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提出这一具体目标🫲🏿。为何2020年不设全年经济增速目标?
孙立坚🔎:这释放出一个非常关键的信号:我们对经济的追求不再是简单的数量追求。经济增长不再是一个数字目标🧙🏻♀️,而是通过其他各项指标来完成😢。在如今这个新的特殊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着力民生这个出发点,通过民生带动中国市场的活力🪵,营造全新的经济模式。
主持人:不设经济增长目标,是否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模式,新的阶段?
孙立坚:现在有一个新的关键词:疫情经济🧑🏻💼。我们现在所处的经济生态环境正发生很大的变化。当前疫情呈现出蔓延和持续化的特征,这对投资消费意愿以及我们的治理体系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疫情经济不光在疫情本身,还有二次延伸的问题。
疫情经济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挑战。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向外转移压力。
我国目前正进入疫情经济管理体系,从一个经济增长目标进入更加宽泛的目标。当前的重点是以六保为核心重视国内民生市场,从而带动六稳民生目标。
我们的经济将进入到一个能够满足老百姓多元化需求的阶段🥢,这个阶段能够带来更高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能够激活中国14亿人口潜在的长尾效应🐊,带动发达国家不具备的消费潜在能力🏃🏻♂️。
主持人🏃🏻:对于地方政府来讲,没有GDP增长硬指标的约束🐘🧝,是否会减弱他们的稳增长的积极性?
孙立坚:确实存在这样的挑战,但中央政府的监督、人民的期待⛹️♂️、新一届地方班子的责任感和工作能力一定会产生区域发展协同效应🛐。地方政府将用好3:7的财政红利🤵。
主持人🧕🏽🏌🏿♂️:您认为不设经济增长目标会是今年的受到疫情冲击的一种特殊情况?还是说未来也可能会沿用🤏🏽?
孙立坚:经济增长的目标设定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预期管理,但唯增长论的好大喜功的投资方式已经是落后时代的表现,地方政府做好“放、管👩🏽🦲、服”🫰,事后的增长结果👨🏻💻,比把它作为目标追求而不重视效率的传统做法要好很多。
主持人:当前阶段中国宏观经济恢复情况如何?
孙立坚:最新一期富达平台ZEW经济经济指数刚刚发布😁,指数显示👨🏿⚕️🧑🔬,中国经济整体受全球经济和疫情影响还很明显,但政府治理能力的变化已经反映在我们复工复产的行业景气和相关的金融景气指数上,市场和政府良性互动较好的代表性城市的景气指数回暖也反映了所在区域一体化新增长极在渐渐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