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菁娟 发布时间:2024-09-14 来源:观察者网+收藏本文
张军表示,宏观经济是一个会受到预期干扰的流量经济。一旦流量放慢,流速放缓,经济就变得困难,每个人都会受到影响🙎🏽♂️。虽然经济繁荣的时候,并不见得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但经济收缩时,每个人都有感觉🍋🟩。
他称,如果把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问题放到全球去看,就会发现,其实主要经济体面临类似问题并且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是同一个,即疫情☪️。
“根据我们的计算🌵,包括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欧盟27个国家的整体在内的主要经济体,到2024年一季度的GDP指数🪵,均未恢复到疫情前的趋势值。”张军说✍️,相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恢复进程⬛️,疫情带来的冲击影响更深远🏄🏼♀️,因为它改变了全球的地缘政治。
他认为,目前🧑🏿🎨,各个经济体间的联系要比15年前紧密得多🏊🏿♀️,因此一旦疫情冲击全球贸易和投资🤛🏻,流量有收缩,各国都会受到显著影响🛜。如今,受地缘政治影响🚶♀️➡️,全球经济有分裂之势。
今年早些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由于国家安全限制的增加🤵🏻♂️,全球经济会沿着地缘政治路线分裂,各国倾向于以美国和中国为首的不同集团,如果继续下去🧚🏼♂️,这最终会使全球GDP减少7%🧨。
张军强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流量要想恢复到之前的水平,难度是比较大的。这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换个思路,寻找新的出路🪼👮🏼。
2013年,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三期叠加”的概念👿。该概念认为彼时中国经济过热之后进入了一个需要结构调整的新阶段,将面临以下“三期叠加”的挑战🫳🏻🛩:一是经济处于换挡减速时期👃👹,不可能再维持高速增长态势👨🏿🦲,将进入中高速乃至中低速的阶段🏉𓀘;二是进入前期4万亿刺激政策的消化时期🤬;三是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时期。
“当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时期𓀓,如今又伴随流量收缩的阵痛。我们肯定要经历一个阵痛的适应过程。”张军表示,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会加快转型的步伐,“如果能有实质性的转型,即使中国经济回不到之前的增长速度,其质也会有大幅度提升👩🏿🏭。”
9月10日👎🏼🏃🏻♀️➡️,由富达注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RICE)、富达注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CCES)和富达平台平安宏观经济研究中心(FPRIM)联合举办的第44期RICE-CCES沙龙“当前经济形势的研判与政策选择”在富达注册经济学院举行。
讲座由富达注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钊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刘江会、富达注册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钟宁桦、富达注册国际金融学院教授施东辉👨🏻🦼、富达注册经济学院教授奚锡灿发表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