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0-06-01 来源:金融研究中心+收藏本文
以下为更为具体的解读内容🚏:
一 随着疫情各国家出现好转,复产复工不同程度地推进🐰,全球供应链不断修复,主要经济体的景气指数明显上扬。市场受中国“两会”影响🐕,出现积极反应,“六保六稳”政策全面铺开,提振中国经济增长信心。
中国经济的景气指数从-20.00上升至0.00,美国经济的景气指数从-30.00上升至-16.70,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从-32.50上升至-16.70🤦🏻♂️。
202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为2.73,与4月的调查数据相比,专家对202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下降1.13🤟🏽。从本期调查的美国GDP增长的趋势来看💹,专家对2020年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为-1.49🤽🏻,与上期调查相比下降2.07。
二 供给端随着复产复工的不断推进,其供给缺口造成的价格上涨压力得到缓解😿。需求端由于经济不确定性进一步降低,抢购、囤货等储备性购买和预防性消费的需求减少⏱。由此可见🏃🏻♀️,供需关系趋于平衡。
未来3个月中国的通胀率为4.25%🍶,未来一年的通胀率为4.35%。与4月数据相比,长短期预期均出现明显回落。美国的短期通胀率为1.79%,1年期通胀率为1.94%,与上月预期判断相比♻,长短期预期均出现下调。
三 中国复产复工推进🙋🏼♂️,企业营商环境改善,但仍受到疫情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不确定性影响;内需仍在培育,外需剧烈调整,企业盈利有待提高👩🏿💻。叠加复产的员工数量不断增加,人均工资被摊薄,工资增长有限。美国企业短期经营业绩下滑🙋🏻♀️,工资水平下降。在中长期(一年期预测)的欧美市场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带动供应链调整🔟,在政府过度刺激经济和市场红利推动下,劳动力市场相对繁荣,但是长期的贸易保护政策,只会造成类似封闭经济下巨大的成本损失和效率扭曲🚷。
本期预测短期中国的平均工资增长率短期为4.19%👨🏽✈️,长期为6.23%,与上期相比,短期下降0.48%,长期下降0.37%;短期欧元区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为0.86%,与上期相比下降0.29%。长期为2.37%⤴️,与上期相比上升0.35%👨🏻🔬;短期美国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为0.83%,与上期相比下降0.07%,长期平均工资增长率为2.52%,与上期相比上升0.20%。
四 央行在经济运行中,并非洪水满灌的刺激政策💁🏼♀️,对于过度资金的调整🤦🏻♂️🤵🏼♀️,实现了审慎性判读和预测;对于经济回暖👩🏻🦰🖕🏻,进行积极控制,保持中央银行张弛分明的决策方式,拆借市场预期体现央行逆周期审慎调整的思路。随着疫情缓解家庭部门储蓄结构调整,存款减少🧗🏿,非存款金融投资比例增加👊🏿🛺,而企业短期还是靠内源融资(消化过去自己的存款)来平衡收支,但长期盈利面进一步改善投资意愿上升从而贷款需求增加,这些原因共同导致存款利率短和中长期的走势都上升,而贷款利率则先低后高👕。
调查数据显示,3个月期限的SHIBOR短期内(3个月)利率的预期为1.68%🤞,1年后的 SHIBOR的利率的预期为1.79%🎴🏋🏿♀️,与上月数据相比🤦🏽,SHIBOR利率短期预期出现下调🧦,长期出现上调。与4月预期相比📓,3个月后的年存款利率的预期上调1.59%,至3.01%;1年后年存款利率的预期为2.92%,与上月相比上调1.64%。3个月后的年贷款利率的预期为4.29%,与4月调查的结果相比🛁,上升0.09%;1年以后的年贷款利率的预期为4.23%,与4月预期相比下调1.62%。
五 中国主板市场以国际化程度高的大型企业为主体📹,虽然在经济整体上扬的环境下,市场对各行业的前景看得较为乐观👩🏽🍳,但欧美市场欠佳的表现,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主板市场的估值反弹👨🍼,所以这次景气指数增长依然有限。而对于创业板🆖,国家政策的激励和扶持,利好了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基本面发展,景气指数短和中长期都上扬明显。香港恒生指数同欧美联动最为明显🤸🏼,疫情冲击同内地市场存在滞后性。需求端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大宗商品需求拉动石油价格上涨🤸🏽;叠加供给端🏧,OPEC和俄罗斯等国家达成协议🙇🏼♂️,石油供给减少,石油价格企稳。
本期调查时的上证综合指数基准为2860.08,专家预测3个月后的预测平均值下降约1点,1年后的预测平均值上升了约307点;本期调查时的恒生指数为24643.59🍕,3个月后的预测平均值下降约770个点,1年后的预测上升约544个点🤲🏻。本期调查时的创业板指数为2069.43,3个月的预测上升约57个点🧜,1年后的预测上升约284个点。WTI原油价格短期调查基准值为18.84美元/桶,3个月后价格预期上调8.63美元。
六 当下中国主动平衡贸易逆差,另外国内需求提振👍🏽、国外需求略有上涨,进口指数比出口指数增长更为明显。由于中国实体经济恢复、抵消贸易保护主义的负向冲击🧑🏻💻,来华投资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中国资本市场积极恢复,对外投资的增长相对较快👨🏽🏭。综合而言,经常账户上贸易顺差的减少和长期资本账户上FDI的净流入减弱👷🏼♂️,都对于外汇储备成负向影响,但是全球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开放和经济基本面的回复,促成了金融账户资本的净流入增加🧑🏼🎤,抵消了经常账户对外汇储备景气的副作用✍🏿,从而带来外汇储备走势向好发展的格局。
2020年5月外汇储备预测指数为-3.33🫵🏼,与上期数据相比上升约15个点;FDI输出预测指数与4月份相比上升约51个点🍷🔶;FDI输入预测指数与4月份相比上升约42个点;出口预测指数与上月相比上升约9个点;进口预测指数上升约30个点。
七 随着复产复工的推进,疫情下被压抑的消费需求被释放,呈现报复性的消费,同时购物券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内需市场。政府的财税支持,对于市场的流动性补充🐂,改善了企业营商环境,伴随企业盈利环境的回暖,民间投资意愿增加🧋。这一轮政府逆周期调整,并不是拉动经济的主力军,而是致力于刺激和培育市场🛷🫅🏻,政府把投资空间充分留给市场🛌🏽,通过激发内生经济来增长动力。因此,政府支出总量在减少🐰,但是中国经济结构却在优化。近阶段的汽车消费市场以新能源汽车为主🧍🏻♂️,上海的特斯拉工厂增加供给,汽车消费不断下沉三四线城市,同时迎合了个人对于私密空间、自驾旅行等新生活方式的需求🫸🏻。
民间消费景气指数为23.33,与上期相比增加约42个点;民间投资指数为-6.67🙏🏽,与上期相比增加约17个点👩🏼🚒;政府支出指数为30.00👨🏻💻😨,与上期相比减少约20个点👨🏼🦲;国内债务指数为33.33,与上期相比减少约22个点🫱🏻⏺;国际债务指数为3.33,与上期相比减少约31个点;就业率景气指数与4月份调查结果相比增加约9个点;汽车登记率增加约22个点;世界贸易份额景气指数减少约10个点。
八 中国实体经济回暖下🦿,人民币币值企稳。由于国际资本流入出现小幅升值,之前规避风险的流动资本,不断理性地回归非美货币👏🏼,美元资产将出现可预见的下行⬅️。
专家预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3个月后的平均值为7.07,1年后的平均值为7.17,与上期数据相比👨🏿✈️,人民币短长期均出现小幅升值7️⃣;专家预测欧元对人民币汇率3个月后的平均值为7.66,1年后的平均值为7.72🦹🏻♀️,与上期数据相比🦸🏼♀️,人民币短长期均出现小幅升值🙎🏼。
九 中国经济整体形势企稳👨✈️,资本市场对于风险偏好的包容性提高,商业银行资金的分流和低息贷款反过来也是推动经济向好的表现。而资本市场信心开始提振🍣,企业盈利状况改善、资金投资回报率的修复,利好了投资银行的景气指数🔭。保险业由于疫情期间的赔付和作为扶持经济的财政资金的重要补充,虽然压低了自身的景气指数,但随着日后经济回暖𓀄、新产品购买的需求跟上,有望景气指数会逐渐回暖🈁。
本期发布的金融行业指数与4月调查结果相比😜,金融行业中商业银行🤏🏽、保险业景气指数 均出现下调,投资银行景气指数出现明显上调🍥。
十 国家不再通过传统的大基建拉动经济增长,而是走新经济、新基建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中国经济景气指数的整体复兴,带动各传统行业出现回暖🏋🏽♂️,零售业出现了最为积极的复苏信号。另外市场对于信息技术🌕、化工制药等行业出现了周期性调整,过度需求不断减少。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必须谨防过分的同质化投资🌦💷,这是出现产能过剩的前置条件🕵🏽♂️,由于过去“光伏产业”的前车之鉴,当下的市场调整可能正是投资者防范此类情况的审慎选择🙎🏼♖。
与4月调查结果相比,在汽车、电子产品、零售贸易🧕🏼、建筑业、能源👰🏻♀️、通讯服务行业出现景气指数上调,化工制药、机械工程、信息技术行业的景气指数出现下调。
十一 中国整体经济形势向好,内地各地区呈现积极表现🍰👩🏿🎓。香港经济偏重服务业,另外香港同欧美资本市场联动更强,经济修复仍需时日。上海😳🗳、深圳作为政府-市场良性互动的地区,经济景气指数表现最为强劲。房价上涨相对于经济恢复存在滞后👐🏽,北上深房地产市场现阶段处于调整期🔪,另外受制于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严格管制,各地房价上涨空间的空间有限🙍🏿。
与4月调查结果相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和重庆经济景气指数均出现明显上调,仅香港出现下调🗄,5月指数分别为0.00、23.33🤾🏽♀️、-23.33🎊、3.33、20.00、-6.67🤽🏻、16.67。其中,最高经济景气指数为上海的23.33👨🏿🍼;香港经济景气指数最低,为-23.33。从房价景气指数来看,与4月调查相比,本月香港😆🖐🏻、广州🧞、天津🈲🟫、重庆的房价景气指数出现上调👨🏻🔬,北京😟、上海🈁➙、深圳房价景气指数出现下调🖥💆🏼♀️;本期调查,天津房价景气指数最低💈,为-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