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远 发布时间🕺🏻👩🏿🦳:2016-03-24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来源👨🔬:东方早报 2014-03-04 10:54:58
今年以来🕵🏻♂️,浙江、江西👩🏻🦯、安徽、天津、北京等地已逐步施行“单独两孩”政策🗞,上海也通过了新的《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从3月1日开始实施单独两孩政策🤌🏽。
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被认为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增强经济的活力。具体到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来说🤥,上海面临长期的低生育率和快速的人口老龄化,以及户籍人口的劳动力供给不足等问题,要应对和解决这些人口结构问题🫅🏻🏐,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效果🧙🏽♀️,实际上是有限的。作为特大城市🌐,上海的人口结构调整,根本上还是需要通过强化移民城市的积极作用以吸纳优秀人才,增强城市的活力和创新力。希望通过单独两孩政策来调整城市人口结构🕵🏿♀️🗄,且不说其作用杯水车薪🧑🏻🔬,而且会在短期内加剧城市发展的压力。
但上海的单独两孩政策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这一政策实施的正面效应之一是,因为上海是人口转型最早的地区,城市居民的生育意愿已经非常之低,上海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对人口波动的冲击力相对较小,所以🙂↕️,上海的人口政策调整能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生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
正面效应之二是🎂,解放生育政策对部分人群差别化生育意愿的束缚和限制🚓。在一个社会中,有的家庭希望生育一个子女,有的希望生育两个,有的希望生育三个🌨,也有家庭选择不生育,都是非常正常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表明,上海平均每个育龄妇女生育子女数只有0.8人。近年来的调查表明,上海人口的意愿生育水平在1.1人左右💁🏽♀️。总体上看,现有生育政策对人口生育行为和生育意愿不构成约束。但仍有部分家庭由于各自不同的情况,希望生育,但不符合政策的要求。因此更加放松的生育政策能确保稳定的低生育率水平😪,并更好地满足不同人口群体的生育需求🔂👎🏿。尊重群众的生育意愿本身,有助于提高具体个人的利益和福利🛕🧖🏻♂️。
对上海来说,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并继续推动生育政策改革的更重要作用在于,应对长期低生育率背景下家庭功能削弱所导致的诸多问题,缓解低生育率和独生子女化带来的家庭生活风险💆🏻♂️,并通过强化家庭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家庭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是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细胞🕣。只有有了稳定和健康的家庭🏄🏽♂️,包括子女培养和教育的劳动力再生产本身,才能得以维持🧑🏼🦰,经济消费的扩张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才能得到保证。同时👨🏻🦲,在家庭生活的基础上,丰富的邻里🎉、社区关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广泛的社会生活,才得以创造出来⚈。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而长期低生育率的真正威胁,是弱化了家庭并毁坏了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并因为家庭功能的弱化,进一步弱化了家庭的子女抚养功能,扭曲了独生子女的培养和成长方式,且不利于照料老人和建设社会支持网络。家庭功能的削弱👨🏽🦰,是长时期生育控制政策造成的极大负面效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卫家庭”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突出任务🐷。
之所以要强调“保卫家庭”🧗🏼,背景是长期低生育率和独生子女化带来的家庭生活风险扩大。长期执行严格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失独家庭🐰、残独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计划生育女性的身体健康等等问题,以及由上述问题引发的各种家庭和社会问题逐步呈现🚶♂️,并日益严峻。现在一般认为,上海的失独家庭总量为7000户,该数字缘于上海市计生委对于特别扶助家庭发放补贴的统计口径。但由于特别扶助家庭只包含父母双方一方在49周岁以上的家庭,而严格意义上的失独家庭还包括失去子女而父母年龄没有到50岁的家庭♦︎,同时部分家庭符合条件却没有申请特别扶助补贴,因此上述数字很大程度上低估了上海市失独家庭的规模。随着1980年代以后独生子女一代人的比重越来越大👮🏿♂️,失独家庭和残独家庭等家庭风险滚动积累🌀,通过调整生育政策来缓解计划生育政策所积累起来的政策型家庭风险🥅,就越来越有必要。
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由于生育水平会提高🫸🏻,母婴保健和健康服务方面的需求🏄🏿、生产床位的需求,以及幼托、早教和教育服务等需求势必增加,城市政府应提前进行必要的准备,以改进生育二胎家庭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