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30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美国著名趋势经济学家
张军按“协同分享经济Jeremy Rifkin)肯定不是谈论新能源和物联网的最佳人选,而我之所以选择这些关键词,是因为他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和《零边际成本社会》这两本书都涉及了这些新技术。
在我的学术流水账里,有这样的记录:10月Jeremy Rifkin)对话所谓零边际成本社会和新的工业革命等话题。“当代学术思潮译丛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定义里夫金的身份🧏🏽♂️,他显然不是正牌的经济学家🪬,也不能算是职业的社会学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经济社会领域的评论家📐、预言家。现在已过花甲的他看上去是一个很老派的人,但依靠其敏锐的眼光和不受约束的思维,对新鲜事物目前总能走在专业人士之前,在一个事物刚刚出现苗头的时候就能想象到未来的发展轨迹,从早期的《熵》到现在的《零边际成本社会》🙎🏽♂️,似乎一直都如此🦻,这很了不起🤦🏿♀️。2014年20日傍晚乘坐高铁到北京,按计划当晚与里夫金共进晚餐并于晚饭后进行对话🩷。不料,里夫金让身边的翻译打电话给中信书院的仇勇,要取消当晚与我的对话和以后两天的全部活动。我能看出出版社方面的有关人员在我面前表现出的尴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Zero MarginalCost Society)一书的中文版书名奇怪地被改成了《零成本社会》。得知这个细节👯♂️,里夫金显然不能承受,他认为这是个不可饶恕的常识性错误☆,因为中文版换用这样的书名会极大地损害他在知识分子读者心目中的学者形象🌕。
事情就这样僵持在那里。最后中信方面还是答应了里夫金的要求。但里夫金怒气难消,又提出不出席晚餐,而且与我的对话改在他下榻的酒店进行☝️,且必须在晚上九点前结束。对于这些要求,出版社方面也只能答应,这意味着那个专业的摄影团队必须立刻拆除在中信的摄影棚,奔赴里夫金入住的酒店重新搭个棚🚳。
事实证明我的话是对的。与他一见面我就学着用几句波士顿口音的英语与他打招呼🧛♀️,问起他学生时代在波士顿参加学运的事情,他那一脸的愁容迅速烟消云散🤬,我猜测他似乎觉得自己总算遇到了”。我们的对话持续了一小时,对话中👨🏻🦽,他不仅谈笑风生🤳🐻,滔滔不绝🏨,而且看上去全然忘记了刚才发生的这一切⚧👰🏻。
我们那天晚上的对话集中在”这个话题上🥞。是互联网、新能源、物联网等基础设施使这个新经济模式的出现成为可能。就技术而言🦻🏼,里夫金肯定不是谈论新能源和物联网的最佳人选,而我之所以选择这些关键词,是因为他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和《零边际成本社会》这两本书都涉及这些新技术。
在波士顿街头组织学生运动,那是一段很有意思的历史是吗🔻?你好,我知道你是经济学家。你英语讲得棒极了🤰🏼,你在美国生活很久了吧?是,是🏏🛅,那是很有意思的一段历史🧕🏻。
年前写《熵》,认为气候变化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是的🧑🏽🦱🛀🏽,你说得很对。与汪洋副总理的会面非常好👩🔬🤠,我们俩之前也见过面🐛。他太棒了,他对很多问题都有很好的看法♗✌🏻,他向我提的问题很重要🫴🏽。你提到了《熵》🤛🏿,事实上那不是我的第一本书,但是它确实在国际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力。那本书主要讨论的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我们进入的新时代‼️。那也是我第一次在书中讨论气候变化。准确地说,那本书出版于1981年。那个时候我们在为美国国家科学院从事一项研究,而且事实上那是当时对气候问题所进行的唯一一项研究🤙🏽。至少在那个时候我们的这项研究并不被看好,也不可能得到媒体太多的关注🙍♂️,因为气候变化还没有被当作一个问题提出来。但是我那时候就认为气候变化行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是的,我知道这些。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件成本高昂的事😵💫。不过,我现在把眼光放到别的话题上去了,新能源🙋🏿♂️、智能电网和物联网等Ⓜ️。这些东西变化真是太快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在被这些东西改变🎻。
张军:
里夫金📥:
张军:
里夫金:
谈新著《零边际成本社会》💁🏼:协同共享式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经济新模式开始闪现是的。让我们来看看《零边际成本社会》这本书吧,书里有我过去一直使用的分析框架。你知道☀️🖐,我写《零边际成本社会》这本书,就是因为新的经济模式的轮廓开始在世界舞台闪现。这就是所谓的协同共享式经济⚪️。
至少从十九世纪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仅仅是交换经济,确保人们所有日常所需的产品都会以商品形式在市场中被定价和交换,这当然是很重大的事件🚶🏻♀️➡️。但是更有意思的是,资本主义市场孕育了共享经济🪹🧙🏻♀️。父母必须学会如何养育不断成长的新生儿,并最终要学会与他们相处。对新型的经济而言也是这样,资本主义的市场必须学会适应这一新的经济模式☘️,因为它正在快速成长为新的体系。在目前的资本主义经济中👴🏼,部分是资本主义的市场,部分是协同共享式的经济模式👩🏽🦳,我最感兴趣的是后者取代前者的触发条件,这也就是我说的零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在支付固定成本之后每多生产一单位的产品或服务所需要增加的成本。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的是深植在资本主义理论心脏中的悖论,纵观资本主义的历史,似乎没有人看到这一点。斯密没有看到,马克思也没有看到™️。然而这个悖论深藏在资本主义的心脏中,资本主义造就了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巨大成功👰🏿♀️。但现在“看不见的手”正在孕育一个大众可分享的新的经济模式。是。下面我来具体谈谈这个悖论吧🏋️♀️。我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执教,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商学院🧗🏿。我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在给商业领袖上课。商学院的理论告诉他们,你要搜寻那些能提高生产率的新技术🥔,你要分摊固定成本,你要提供便宜的商品和服务,你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你要为投资者带来高回报,如此等等💣。在课堂上,我也会告诉他们,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市场上的厂商自动按边际成本定价和出售商品。但在资本主义的历史上🤾🏻♂️,没有一个人会预见今天的到来,要知道🙍♀️,在今天👩🏻,技术革命已经使得生产率水平达到了极致,提供部分商品和服务的边际成本已经降低到零,使得它们可以免费地出现并且超越现有的市场。想象一下,如果这种情况大规模地发生,那将摧毁全部传统的产业。重要的是,新技术的产生会彼此渗透和融合,并由此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其实🛒,你研究一下历史就会发现🧑🏽⚖️,历史上每个重大经济范式的出现都有这样的特点。技术革命的融合可以创造出工程师所谓的通用技术平台(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platform)。新通信媒介带来了更加有效的管理经济活动的方式👋🏿,新能源能够更加有效地为经济活动传输动力,新的运输方式则提供了更加有效的移动方式🧑🏽⚖️。当新通信、新能源和新交通的基础设施都建设完成之后,它们可以彻底改变经济路线。我可以再给你举一个例子,在十九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时候,英国是第一个掀起工业革命的国家👩🏻🏭,首先是动力印刷和电报的发明,使得在英国通信变得便宜得多;然后是蒸汽机车的诞生,这使得英国在国内建成了铁路系统。这类技术整合了原本分割的国内市场,使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可以有效统治其新的疆域。现代的控股公司制度也开始建立💻🫃🏼,因为人们需要更多的资本来投资和建设铁路和电报系统🛣。然后是公司的垂直整合,因为商业发展得太庞大了,谁都无法在一个屋檐下掌控全局🧑🏿🚀。因此垂直整合是实现规模经济最有效的方式。
在二十世纪👨🦯➡️,美国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通信🐍🥏、交通、能源都有新发展🥏,尤其是电力和石油,工厂电气化使得汽车产量大增,为此🧎♂️,国家需要修建道路以及其他基础设施。这样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直维持到二十一世纪初。而这一切在2008年7月结束了,世界市场的油价冲到创纪录的一百四十七美元🎊。这个价格使全球的经济都停滞了🕺🏿,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上都是与石油和化石能源息息相关的,建筑材料、药剂都需要用到石油和化石燃料。所以油价上涨之后👨🦳,其他所有商品的价格也都随之攀升♎️,人们的购买力急剧下降🔁,所有的东西都如此昂贵,这实际上是一场经济大地震,然后就转到了大萧条,金融市场受到了余震的重创。由于我们长期处于这种工业革命的过程之中,那类似的💏🫅🏿,每次我们试图重振经济时,不论是中国、美国还是欧洲,石油价格都在不断上涨,当油价被推高到一百五十美元左右的时候,直接导致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人们购买力开始下滑。这正是2013年我参加G20财政部长会议的时候所发生的事情🧑🏼🔧。购买力下降会导致油价下滑,要知道石油在油价低到八十美元一桶的时候就会因为价格过低而不再被开采👷🏼♀️。然后我们又一次要去提振和刺激经济,每次尝试都会使GDP小幅上升,然后购买力骤降,以此循环,这就是过去一直发生的情况。2007年德国总理默克尔邀请我去柏林🧗🏻♀️💪🏼,也就是在危机前不久,她当时刚担任德国总理👰🏿♂️,而德国是世界上最稳定的经济体之一👨🦳,因此我到那儿之后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考虑到现在能源价格昂贵、技术进步缓慢、基础设施运转不灵🫘,你们如何在工业革命的最后阶段发展德国经济🫲🏼?这也是我第一次向她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她也说希望德国能够这样发展👵🏻,而德国现在确实正在这样的进展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通信、能源🔬♊️、交通方式都在朝着新的方向聚拢👩🍳,通信网络、能源网络、物流互联网等共同组成了统一的互联网平台,这也就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所要做的就是在整个经济中传送信息,连接农田、工厂等♘,我们从道路系统、家庭♜、零售商店等处获取信息,并且通过智能设备持续发送数据💳。那么这些能够做什么呢?如果每一个人都连接到互联网或者物联网中,那么无数的人将通过网络将自己的经济活动传递出去🪓,这将导致从未在历史上发生过的巨大变革🦐,我们不由自主地被引向了同一道门。现在所有的人都知道将会发生的事情:一些人希望生产私人样式的产品,那么他们可以直接通过智能手机和手提电脑接入互联网🤹🏽♀️,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按自己的个性化要求进行定制🚤。因此,他们每个人都可以组织自己的价值链,通过互联网来敲定数据🏊🏽♀️🛴,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率🏡,将边际成本减少到接近零,每个人都开始生产并分享各种商品和服务,这就形成了以零边际成本为基础的协同分享式经济。现在有人对我说🔱🌽,这是不是科幻小说里发生的场景?我想不是🔛,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基本算法建立了大概十四年😄,我们有数以亿计可以接触到互联网的年轻人🔝。这数以亿计的年轻人都在生产和分享音乐,他们自己录制短片放在YouTube上,自己写新闻、书籍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甚至以接近零边际成本来制作自己的电子书🏊🏼♂️。人们变成了产消者(prosumor)。分享变得很普遍,一旦他们生产了录像、新闻等之后⛹🏽♂️,发送给一个人还是十亿人花费的成本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边际成本接近于零👙。而与此相对应的传统产业已经走了十四年的下坡路🙅🏻♂️,部分二十世纪时的企业巨头现在摇摇欲坠,尤其是唱片产业衰退严重👩🏽⚕️🕶,传统的报纸和杂志出版社面临倒闭,因为YouTube等网络平台的出现,电视的市场在逐渐萎缩,同样萎缩的还有书籍出版业。甚至大学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过去两年中,除了朝鲜👩🏻,在全球有六百万学生都在网上点击观看了在线的大学课程,这些课程都来自最好的教授和大学。中国的大学也正在参与,制作视频大概需要花费五千美元,而将这些课程发送给一个学生还是十亿个学生的成本都接近于零。如此多的学生能够在网络上免费听取课程,在线的边际成本接近零⚪️⚰️,而且他们正在获得大学的学分。而我工作的大学里的学生每年则要为由相同的教授开设的相同的课程支付六万美元,这是不对的🐅。所有的产业都完全被零边际成本影响到了。你看,整个一代人都在经历从市场购买到通过共享经济获取娱乐、信息和知识的转型过程🐡,或许其他的产业还认为他们很安全🫴🏽,他们认为会有一面防火墙阻挡零边际成本从虚拟世界向实体世界蔓延。这是错误的📓🗜。我在这本书中的观点则是,由于物联网的存在,这面防火墙已经被推倒了。物联网上的通信是数字化的,这意味着每个人都被连接到了物联网上,在家中或办公室中生产绿色的电力,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能源互联网可以零边际成本传送电能🌐。而几乎同样以零边际成本的新能源驱动的电动车也将很快面世,并自带道路系统的GPS导航🐢,而且几年后这些电动车将是用再生材料3D打印的🧑🏻🔧。大约十年后🧚♂️,驾驶这些电动车的人工成本也将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我们开始观察到,目前不仅仅有市场化运作的通信、娱乐和知识的传播🖕🏿,也有成千上万人协同分享式的👨🏿🦱📬。年轻的一代现在用3D打印软件或制造实体产品,十年后,可能小孩就可以使用3D打印机了。因此,我们可以试想下二十世纪的大型一体化的制造业会发生什么🐐,大型能源公司会发生什么🙍🏼♀️?在德国🤏,我们已经看到了新能源的影响,现在德国百分之二十七的能源是绿色能源,到2020年将会是百分之三十五,这包括风能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