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诗一 发布时间:2016-03-31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进入六月以来🚲,中国股市的大幅震荡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上证指数自2015年第一个交易日收盘的3350.52快速拉升至6月12日盘中的5178.19高位☦️,涨幅达到了54.55%。然而在随后至今的12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大幅下滑至6月30日盘中的3847.88,其中6月26日单个交易日下跌334.91,单日跌幅达7.40%,沪深两市共2000余股跌停。在央行推出降息降准的“双降”措施后,监管机构、证券媒体、中央汇金🏸、保险公司✔️、私募基金等均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中国股市良性发展的坚定信心。但在6月30日上证指数实现432.09点巨大振幅🤏🏻、并以224.19的上涨幅度体现了各项举措提振股市的效果后,7月1日的股市再度急剧下滑,上证指数以223.52的下跌基本抹平了前一交易日的上涨🦹🏻♀️,7月2日、3日又连续下滑366.78点。
从之前的“疯牛式”上涨,到如今的大幅下滑𓀐,更有高盛等国外机构表示中国股市被严重高估🌉,而不少散户由于投资利益受损也对中国股市产生了相对悲观的情绪,那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中国股市仍在牛市阶段吗✊🏼?股市还能实现监管层期许的“慢牛式”发展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1.本轮牛市的基础在于2014年以来的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正为经济稳定创造良好条件♞,对中国改革的信心正是此轮资本市场发展的驱动力。2014是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的重要一年,最高决策层将中国经济转型与体制改革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并推出了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一揽子综合改革措施:从简政放权、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从沪港通、“双城记”到自由贸易区扩容🏋🏿;从《中国制造2025》规划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落地开花到亚投行的正式成立……这些战略政策举措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提供了融合于全球经济体系的崭新平台🪠。在此基础上🧪,中国股市是因改革而牛🤹🏼,因此牛市有着坚实的政策与物质基础。
2.尽管部分投资者在股市快速调整的历程中由于蒙受损失而对证监会等监管机构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情绪与评价,但无可否认的是,证监会🧑🦼、央行、各金融机构面对近期股市的大幅调整均采取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务实态度。从央行“双降”、证监会7月4日宣布暂停IPO,到21家证券公司合计出资不低于1200亿元投资蓝筹股ETF、25家公募基金正式出炉救市方案,各界对保持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切实保障投资者利益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必然产生积极的作用🟥。
3.本轮股市调整对抑制场外过高融资杠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向广大投资者警示了股市的巨大风险,从反面教育了抱着“一夜暴富”心态急切入市的投资者🤷🏽♀️👩🏻🦰。这将有助于教育广大投资者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理性投资,真正将原来中国股市的“疯牛”转变为“慢牛”。
目前🧘🏽,中国股市震荡剧烈,各项政策措施也尚未取得重大的实质性成效,我们建议管理层考虑以下举措🧔🏿,以真正实现中国资本市场的“慢牛式”发展:
1.股市急剧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投资者对中国股市🐹🌟、更大程度上是对中国经济发展与深层次改革的信心,因此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应围绕深化改革、保持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国家战略来进行⚇。“人心齐、泰山移”,管理层的当务之急是要恢复乃至提升投资者的信心,使中国资本市场呈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性发展态势,而非仅仅依靠政策措施临时救场。
2.目前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能否产生预期效果尚需等待市场的实际反应予以评价,但监管机构需要进一步提升储备与制定政策措施的预见性,以更好地引导市场📧。在本轮牛市及调整过程中✒️,杠杆交易🥬、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对冲等新的交易模式及因素都反映出监管层在制定政策措施的预见性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中国资本市场在不断成长并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消化吸收新的交易模式◀️👨🏽🦲、防范金融风险🧧,将是实现“慢牛式”市场的一大关键要点。
3.对于各类散布虚假信息,扰乱金融秩序🕵🏽♂️、甚至操纵市场的恶意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在市场调整过程中🔣,各类信息泥沙俱下,不排除少数别有用心者故意散布各类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甚至恶意操纵市场⛩。对于这些行为如果不给予坚决打击与惩处,必然会影响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证监会及时采取“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及时公布并将相关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将有效遏制资本市场的不正之风🧔,为“慢牛”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只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政策措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中国资本市场一定能走出目前的波动阶段,实现“慢牛式”发展,为深化改革和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