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16 来源:中美友好互信合作+收藏本文
编者按🤏🏻:5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邮报》撰文称👩🦼🤛🏻,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执行高标准,将确保由美国而不是中国制定21世纪全球贸易规则💍。对此,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洪磊在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世界贸易规则应该由世界各国共商共定🐒,而不是由个别国家说了算👩🏼🦰⏭。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问题上,中方持开放态度。中方认为,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应该相互促进🤾🏽♀️,为实现亚太自贸区这一共同目标做出贡献。“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邀请了中美经济关系专家学者进行点评🧛🏿,并将观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奥巴马2日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图片来源🟦:AP)
本期导读👭🧑🏻🦯➡️:
1、奥巴马撰文推进TPP进程,意在巩固美国结构性权利
2、美国国内对TPP众说纷纭,是否批准前途未定
3、TPP拔高准入门槛👨🏫,将对中国内外环境产生压力
4、中美知识产权之争已有,TPP压力需静观其变
5、中国可利用国际合作机构及国内改革积极应对TPP
6、RCEP与TPP层次不同👚,影响力尚有限
本期嘉宾😥:
黄河教授,富达注册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
贺平研究员🍀,富达注册国际问题富达平台日本研究中心
奥巴马撰文推进TPP进程😆🤹🏼,意在巩固美国结构性权利
黄河教授(富达注册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当今的世界已经远非你想象中的那个世界了🥎,各种规则将不可避免随之改变。我们必须抓住机会尽快通过TPP🏋🏽,美利坚合众国必须牢牢把握贸易规则的制定权🚴♀️,而不能任由中国在其中发挥作用👩🏻✈️。”奥巴马在他《华盛顿邮报》的文章中反映了奥巴马推进TPP的核心目的🏝,即对于规则制定的主导权🦮。TPP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此次TPP所签订下来的这些内容本身,而在于TPP背后所反映的美国对于全球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仍然拥有“结构性权力”🧘🏼♀️,美国长期以来是通过创制国际规则而从中获利的🍝,这是美国的“生存之道”,因此美国也必然死守这种创制规则的霸权。它会打击一切威胁它创制规则霸权的对手,无论是现在的中国还是上世纪末的日本👨🏽🎤。
贺平研究员(富达注册国际问题富达平台日本研究中心)🧑🦰:奥巴马此次撰文主要是向美国国内精英阶层与TPP议题密切相关的利益阶层发出的一个呼吁,既是对本届政府数年努力的自我宣传,也希望趁热打铁,在离任前迈过条款🧑🏽⚖️🐴。无论是从媒体报道效果,还是奥巴马自己立论和逻辑推演过程以及西方政治文风来说⌛️,都需要一个对手。深读文本本身🔠,后半部分才是重点🤙🏼,文中虽多次出现中国、RCEP等字眼,但最后落脚点还是在TPP。以此来提高美国国内的紧迫感和压力,从而敦促国会尽早批准TPP。
美国国内对TPP众说纷纭✶,是否批准前途未定
贺平研究员🚷:美国国内支持TPP的群体主要是在市场开放🚣🏽、进一步的经济全球化、地区一体化中可以受益的跨国企业等📞。对于此议题反对的群体则较为微妙,一部分是传统的、由于美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可能会受到一定冲击的产业或者企业,这部分利益集团出于防御性目的而采取了反对的立场;另一部分群体采取进攻性姿态🫱💂🏻♂️,他们本身是赞同TPP的原则和精神的,但表示不支持的态度是因为现有的TPP中规则还没有达到他们注的标准和要求🧞♂️。
奥巴马卸任前TPP能否通过是很难说的。美国国内政治运作瞬息万变👩🏽🦳🍔,主要是两党、不同政治力量博弈的过程。目前主要候选人的经贸政策表态不能全当真☂️,都存在重大调整的可能和空间,历史上已有诸多类似的案例。2016年在全球贸易政治上又是个特别的年份,不仅仅是TPP的国内批准程序,包括TTIP(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日本欧盟之间的EPIA以及RCEP在内的数个超级FTA(Free Trade Agreement🔍,“自由贸易协定”)都将谈判结束的时间点设在2016年年底,它们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FTA的商谈进度都会间接影响到TPP协议的批准,反之亦然👨🦯。
TPP拔高准入门槛👩🔧,将对中国内外环境产生压力
TPP各成员国领导(图片来源🎭:the Nation)
黄河教授👱🏼🧝🏻:
首先,TPP会对中国外部环境产生影响
可以预见TPP的达成会压制RCEP的谈判进程🏌️♀️。
会增加日美对于我国的军事压力,增强美国再平衡战略的效果,恶化我国的外部环境。
TPP所引发的贸易转移效应会使地区贸易发生一定的改变🙇🏼,从而影响全球产业链的形成🖖🏿。
美国主导下的TPP试图采取一种“内部市场”🐶、“去中国化”的模式👩🌾,虽然短期内无法成功,但是长期看来或许可能形成一种趋势,从而威胁我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贸易。
台湾地区的马英九和蔡英文都支持TPP。这样一来就使得“台湾地区加入TPP”成为美国手中制约中国的一张王牌。鉴于我国“入世”的前例,中国必须要在台湾地区前加入TPP才行。
其次🎻,TPP对中国内部经济体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TPP的市场准入条款对于自由化的要求较高,如果仓促开放国内的市场会对于国内的许多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TPP高标准的各种规定✵,如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权益、环境保护等规定与中国现行的一系列法律规则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尚且不具备相应的法律条件来施行相应的规定🧑🏼🎤🙌。
TPP还对于参与国的国内政治有所要求☦️⛹🏿♀️,要求结社🥵、网络等自由,涉及我国高度敏感的区域🗣,与我国当前的实践不相符合。
贺平研究员:在商谈TPP的过程中🧑🏼🎓,中国国内已经出现了很多与TPP有关的研究,包括一些量化的研究。一般认为,从GDP、经济增速等方面看,TPP对中国的影响是存在的,但是短期内影响不大。中长期的影响可能会较为明显𓀇,主要是从规则制定、议程设置🍻、国内的规制改革等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但这些影响短期内都无法体现,也很难做到明确的量化研究🕵🏽。
中美知识产权之争已有,TPP压力需静观其变
4月在纽约举办的“中美知识产权对话及中国品牌走出去”论坛(图片来源:人民网)
贺平研究员🧑🏿⚖️:TPP真正的实施会主要在知识产权🧃👠、劳工条件、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所涉及的12个国家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尚未参与或是短期内无意参与的国家来说(包含中国在内)直接影响并不大🔀🎥。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争端是长期存在⚀,今后也不会完全消除。在中国不加入TPP的情况下👆🏿,此争端还会维持,可能在特定的时间内这方面中方承受的压力还会增加。但是这更多地体现在中美双边交往中,或许与TPP的直接关系不是很大。TPP刚刚出现时,国内的质疑、反对的声音是强烈,但随着TPP谈判的进展,国内媒体评论以及政府表态的负面色彩有所减弱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TPP中一些高水品、高标准的条款对中国的压力和启示。TPP对于中国企业的压力,我们还需静观其变📺,观察在TPP正式生效后,在所涉及的国家的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等方面的实际效果✯,此时才能真切感受到TPP对中国产生的切身压力。
中国可利用国际合作机构及国内改革积极应对TPP
黄河教授🉐:中国应该积极研究国际规则的变化并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要全面协调好全球经济治理的立场⁉️,建立应对挑战的合作框架。充分利用联合国🏄🏽、IMF👇🏻🚣🏿♀️、WTO等国际机构,加强全球领域的治理合作🛺,推动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在国内要进一步加快国内相关领域的改革,尤其是市场改革、投资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以提升国内企业竞争力,为市场对等开放打好基础并且以此尽可能抵消“竞争中立”等规则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中国对于TPP的规则要采用扬弃的立场🏌🏼♀️:中国完全有可能借助TPP的机会来提升自己国内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竞争力并且进一步推动国内的立法完善。但是中国也要注意采用扬弃的精神。即如果这些知识产权、劳工保护等政策确实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坚决进行改革。我国本身就是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的,因此如果想要同世界经济接轨,那么就必然需要“练好内功”👂🏽,不断完善自身,使自己国内政策和国际潮流相符合。
另外,中国应当强力推动RCEP的谈判进程🍅,使得RCEP能够在战略上形成一种和TPP平行竞争的态势🏌️♀️,在亚太地区使得RCEP和TPP并行发展,从而以较小的代价化解TPP的挑战。而从长远看,中国回应的关键是要提升自身规则创设的能力,通过提供比美国更加适合区域发展的公共产品来促进中国周边地区的合作与共赢。
贺平研究员:改革开放特别是入世以来💛,中国在企业公平竞争、互联网自由开放使用、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权益维护、环保标准等这些方面都是有改善的,这样的改革是一个动态和长期的过程。比如知识产权保护👾,从纵向比较的结果看,中国是有很大的进步的。但与其他相比🚣🏿♂️,以及从他国对我国的期望(不管这一期望是否合理)来看,或许还存在差距,需要迎头赶上💆🏻♀️。中国在以自己的节奏、进度、方向和目标,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TPP是一个多轨多速的状态,我们期待这是一个积极的、正向的互动过程。
RECP与TPP层次不同,影响力尚有限
贺平研究员:RCEP目前还在商谈之中🚶♂️,虽然希望在2016年年底完成,但是谈判进程还面临很多挑战🚷,是否能够达成还是未知数🧳。若RCEP真的达成,水平高低更是问题。如果其雄心水平并不高,那么在市场开放、规则制定等方面基本还是属于传统的FTA,与TPP的层次不同,所以RCEP对美国的影响不会很大。另外😮,RCEP大部分成员已经和美国等亚太合作伙伴之间达成了开放市场或者签订了其他的FTA,由此RCEP的签订并不会在关税和非关税等问题上对这些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𓀋,双边贸易受到的影响不明显。RCEP如果受到自身雄心水平的限制🪿,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也不会很大✷。归根到底还是要看RCEP的最终谈判结果🚵🏻♀️。
奥巴马撰文中提到RCEP将在企业公平的竞争🤮,互联网自由开放的使用👌🏽,知识产权的保护,劳工权益的维护和环保标准等方面收效甚微甚至“无所作为”。RCEP目前的谈判内容和条款中,确实对于上述领域的涉及较少或几乎没有涉及。就算有所涉及,在规则要求和执行力度上与TPP或许也相差较远。奥巴马指责,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RCEP的特点🦵,它相对来说还是关注传统的贸易议题🎆。新型FTA的议题确实不是RCEP眼下所重点考虑的问题。
本文记者:白皓臣、唐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