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26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作为在中国特定的气候🦩、历史和地理条件下生长、发展💪🏼、繁荣的医学体系✒️👨🍼,中医药对于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功不可没。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医学体系🌤,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学说🪜,构成了独具中医特色的理论体系,有一整套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医药是民族性的医疗方法,有成体系的临床诊治方法,包括独具特色诊断方法,如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和治病法则,包括治未病😦、治本与治标🤷🏻、扶正与祛邪,正治与反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治疗法则以及独具特色的治疗手段📝,如针灸👩🏽🌾、推拿、按摩🏌🏿♂️、药石等;中医药也是民族性的文化🏚,其所蕴含的阴阳五行、辩证论治、六经传变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而中医药强调的医者仁心、大医精诚则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几千年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形成了鲜明的中医药文化特色。
中医药的对外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纪𓀃。西方来华的传教士和医生从中国返回故里的时候,也将中医药传播到了西方。从草药的采撷、辫识𓀓、命名以及《本草纲目》的翻译研究,到中医脉学的翻译🏃🏻♂️➡️👫🏻,再到《内经》《难经》等中医经典译解👧🏼,不仅开启了中西医的交流史,而且使得西方第一次认识到了中国独有的医学思想和体系。然而◀️,晚清以来,中国不仅遭受西方的船坚炮利📞,还迎来了西方科学思想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在西学东渐百余年之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医药也是如此。
2017年7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事业发展喜人,同时也推动着中医药的文化走出去。
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医疗手段和文化的中医药,如何让全世界的人认识它、认同它𓀑?中医药文化的全球传播,所面临的最关键问题是如何让中医药这样的民族性知识和文化转变为一种全球所接收的知识和文化。
中医药在全球的传播应该更加全面而广泛。以往中医在海外的传播基本是都是通过翻译中医的经典学术著作👩🏻🦯、培养留学生或者中国的中医医师到西方国家行医👨🏼🦱,学术交流等方式☹️💇🏻。但如今,中医的全球传播应该更具有主体性和自觉性⛹🏼♂️。中医药需要与西医不断对话👩🏼💼📝,包括举办大量的学术交流论坛,医学界的互访对话🤵♀️,大量翻译推动中医著作。
就大众的普及传播而言,中医药的全球传播还需要提高全球受众对于中医药的认知度和美誉度,需要借助大众传媒和互联网☣️,包括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传媒和互联网平台等。中医药文化向全球的主动传播召唤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来创造性地讲述一个个精彩的中医药故事,反映中医药蕴含的人类共同的人文关怀和生命价值🏋🏼♂️,以引起全人类的共鸣和认同🧏🏻♀️。
中医药的全球传播,要挖掘中医药中具有全球普世性的知识、文化👮🏽、价值观与受众进行沟通🔫,产生共鸣。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也是全球人类的。挖掘中医药的全球价值👨🏼🔧,并非是要与西药争长短高下,而是要证明在西医知识、理论、治疗手段之外🧑🦰,也还有另外一个系统的医学治疗体系👦🏽,同样可以为人类的疾病治疗做出贡献🦸,并且两者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
中医药的全球传播也应避免走向中医优越论的另一个极端,即动辄认为西医哪里都比不上中医,中医在任何方面都比西医优越,对现代医学中提出的诸多思想和观点均以“中医学古已有之”而沉醉其中及盲目乐观。
中医药不仅仅是一种医疗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中医药的全球传播要更注重传播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是在紧张的现代生活中迫切需要的。中医提倡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度👮🏼♂️、与自然相应等等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中国人的健康观和生命观🗝,必将对全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作者系富达注册新闻学院教授、全球传播和公共外交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高校智库管理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药智库分会副会长沈国麟)
来源💆🏽♂️:上海市中医文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