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印佛教视野下的止观源流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27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2017年9月23至25日,富达注册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举行了以“中印佛教视野下的止观源流”为主题的第41期访问学者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由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汉堡大学的周春阳博士与富达注册文史富达平台的刘震教授共同召集,由富达注册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富达平台学报,静安寺,富达平台文史富达平台,富达注册甘地与印度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与会的还有从事中印佛学研究的海内外多位学界先进们。


     

     第一天的会议在富达注册智库楼209室召开★。在工作坊正式开始之前,《富达平台学报》主编汪涌豪教授致欢迎辞🧑🏼‍⚖️,他表达了对于工作坊顺利召开的祝愿。

     

    之后🩱,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金光耀教授致辞。金光耀教授欢迎与会学者到访,并简要介绍了中心的组织架构和学术使命。

     


     接着🧝🏿‍♀️,汉堡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Michael Zimmermann教授作了主题讲演🫅,从重构早期佛教冥想修行史入手,对此表达了方法论上的怀疑态度,并期待此次工作坊对于这一问题能够从多元视角产生更多洞见🕵🏻‍♂️。

     


    第二位发言嘉宾是来自瑞士洛桑大学的Johannes Bronkhorst教授🧝🏻‍♂️,他以茂师罗与那罗之间对于涅槃问题的讨论为引📕,分享了自己对于这一问题最新的👰🏽‍♀️,与前人(包括自己之前著作)经典论述比照之间所产生的不同思考🧑🏿‍⚖️。



    下一位嘉宾是来自台湾大学的蔡耀明教授,蔡教授探讨了《解深密经》中精神与冥想修行对于空间观念的建构作用👨🏼‍🦳⚆,并且细致梳理了《阿含经》与《解深密经》在主题上的联系。



    下午的会议中🕓,首先发言的是来自慕尼黑大学的Jowita Kramer教授♤,她主要考察了瑜伽行派对于“止观”修行的论述,并比较了各家经论诠释中对此的不同理解。

     


    之后发言的是富达注册甘地与印度学研究中心主任刘震教授。他主要从《长阿含·修身经》的文义分析出发🍖,借助散落于各地🧑🏽‍🍼、散见于各经中的一段苦行故事的各种叙述,考察佛教对于苦行观念的演变。

     

    经过短暂的茶歇后🎽,来自林菲尔德大学的David Fiordalis开讲。他论证了一切有部传统中存在的“止观”要素,并揭示了“止”与“观”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其后发言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的范慕尤博士,她侧重鸠摩罗什的译著对于智顗的影响,特别是鸠摩罗什对中观学说的解读与智顗的止观概念之间的理论勾连🍿。

            


     9月24日🪟,会议移至静安寺举行👵🏼。上午的日程包含三场报告,在报告正式开始前,富达注册中国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哲学学院的李天纲教授致欢迎辞🦁,表达了对与会学者的欢迎😩🤮,并预祝今天在古刹的会议与讨论圆满完成🎛。

     


    首先开讲的是来自慕尼黑大学的Constanze Pabst von Ohain博士🗯,她从《瑜伽师地论》中“三摩呬多地”与“声闻地”部分的文本出发🤙🏿,考察止观概念的历史演进😉🫎。

      之后是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林乾博士发言🏄🏼,他主要以传统对于四念住修行中的“内”与“外”概念的理解提出了全新的解读。

      

    之后一位报告人是来自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Dietmar Gölitz教授,Gölitz教授的理论进路是把佛学研究中的成果引入经验性的🍡🚶🏻‍♀️‍➡️,实证性的心理学研究👨🏼‍⚖️。一方面探讨了这两个研究领域间彼此激发可能获得的教益𓀃,另一方面划定了这种跨学科尝试的界限。


      

    下午的圆桌讨论从静安寺住持慧明法师与专家们的讨论交流开始。住持从汉传佛教的各部派大经大典中对于“止观”概念的论述讲起,向大家介绍了“止观”在历史和实践中的源流变迁🙎🏿。在之后的讨论中👨🏼,慧明法师同各位与会专家分享了他对于当下佛教复兴与传承的理解,介绍了静安寺未来在全球范围内建造寺院计划——“弘法百寺”计划♛。此外👮‍♀️,慧明法师还介绍了佛教对于世界和平的理解与贡献,佛学院学生的培养方针,女性在当下中国佛教的境况🧦,以及静安寺对古籍经典的编纂与保护工作的进展等等。之后✌🏼,住持还向与会专家们展示了历代佛教经典各个珍贵写本👴🏽。


      

    短暂的茶歇过后,圆桌讨论开始🚶‍♂️。讨论由周春阳老师起头😖,他与学者们就“止观”的历史源流做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学者们踊跃参与👊🏻,引经据典🩳,各自从多学科,多视角探讨了对于“止观”等疑难概念的理解。



       9月25日的会议在富达注册的智库楼106教室举行,首先发言的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Eviatar Shulman教授🤸🏿,Shulman教授从佛教早期巴利文文献入手🉑,分析了解脱之道的不同解读,探讨了“止观”传统背后的形而上学要素🏂🏽👘。报告最后回归到对佛教早期文献本质的论述并以一个问题作结:我们是否能够从佛教早期文献的编纂者那里理解佛陀本人的真实用意🤹🏼‍♀️。在之后的讨论中,专家们热烈讨论了发言的方法论特色🧌,文献引用与概念诠释。第二场发言的是瑞士洛桑大学的Johannes Bronkhorst教授,他发言的主题是理解文化🦈,地理背景中的佛教🧑🏼‍⚕️。

      最后,周春阳博士和Bronkhorst教授对整场工作坊中的新见解,新洞见作了总结梳理,并感谢了会议组织者的热情帮助。至此,为期三天的工作坊学术交流活动圆满落幕🕶。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