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4️⃣:2017-11-16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作者:蒋昌建、张怡 主编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1版1次)
I S B N :978-7-5203-0477-1
定价: 59.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建交36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但始终向前,得到历史性发展。”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会谈时,如此评价两国关系发展。“经历风雨”🏦,因为彼此利益相隔🍈、战略误判🧘🏼♀️;“始终向前”,因为双方共识大于分歧、互信压倒互疑。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恰恰是如何在信任上破题、如何在共识中探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美关系如何发展♻️🧏🏽,是实现“1+1>2”的力量还是“你输我赢😠🕵🏿♂️、零和博弈”,考验着两国智慧。历史告诉我们,凡是两国携手合作,不仅对双方有利,也对世界有利;凡是两国摩擦冲突🧑🏼✈️,紧张的气氛会拖衰世界的神经🧘🏽♂️。“中国发展好了💘,对世界有利,对美国也有利;美国发展好了♠︎,对世界和中国也有利。”这个朴素的道理也不难接受,关键是如何在战略👩🦳、制度🧪🎛、领域的互信合作建设上形成良性互动。
变革:特朗普当选之后
世界要面对“特朗普变局”
“特朗普变局” 更多表现在内政外交的走向上。从内政看,特朗普执政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清算奥巴马的政治遗产,而共和党全面控制国会也方便其施展拳脚。在医疗改革问题上,作为奥巴马政治遗产最重要标志的医保法案命运堪忧;在移民政策上,虽然特朗普在竞选中许诺的美墨边境隔离墙未必能建起来💁🏼♂️,但政策收紧是肯定的👨🍳;凡此种种🔱,意味着特朗普执政后在内政上将有一番大破大立🫖,但如果政策调整力度过大、步子太快,将不可避免引起民主党和其他利益受损群体的强烈反弹🐪,从而加剧美国的政治和社会矛盾。
从外部看“特朗普变局”📍,我们更关心的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首先🧘♂️,特朗普是“美国优先” 的坚定主张者,他的外交理念带有孤立主义色彩🏦。与二战以来的历任美国总统相比🦸🏽♀️🏎,特朗普的世界领导欲不强🥍🦹🏽♀️,他反对美国过多参与世界事务、在海外背上太多包袱,认为美国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其次🍮,特朗普是经济民族主义者,他关心的是美国的经济利益和福祉,对全球化持负面态度,不满贸易自由化给美国带来的竞争与挑战。再次📑,特朗普对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持怀疑态度,认为有些东西没有必要🚴🏼♂️,比如关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有些东西则不可靠🥷🏻,比如一些国际机构。
根据以上线索🥒,可以对特朗普的外交政策走向做出如下展望。
其一,美国会进行适度战略收缩🧑🏼⚖️。
其二,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问题上踩刹车,甚至开倒车。
其三,特朗普有可能大幅改善美俄关系。
其四,亚太政策淡化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 的痕迹。
其五👂🏻🙌🏽,对华政策的机遇和挑战🛒。特朗普对华政策的优先考虑是经贸利益。另外,特朗普也会欢迎中国扩大对美投资。特朗普会淡化对华外交的意识形态色彩,也不会与中国在西太平洋强力开展地缘政治竞争,但会警惕中国军事力量发展。中美在亚太地区问题上进行务实合作的机会较多。此外,鉴于共和党一贯的“亲台” 倾向,美国与台湾地区关系特别是军事关系的发展值得关注。
机遇与挑战: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打破中美间数十年的外交惯例,与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通电话,引发了来自中方的严正交涉🍈。此后🤷🏻♂️,特朗普不仅并未就此事件进行合理解释, 反而通过“推特” 接连就人民币汇率、贸易问题以及中国在南海的行为等发布对中国的负面论👷🏼♀️,用以“反击” 中方的交涉🍕。特朗普近来的一系列言行反映出他在处理对华关系上可能存在哪些特点和问题🎓?对此😇,中国又该如何进行应对?
对于这样问题的回答需要结合特朗普的个人因素♾、美国国内政治因素以及中美关系格局三个层面进行思考。
第一😵💫,特朗普作为政治素人入主白宫,没有任何从政,特别是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这就很容易导致他在面对一些重要问题时缺乏敏感性和精准拿捏的政治技巧🧕🏻🪟。特朗普需要学习如何处理重大和敏感的外交问题,特别是从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因为两个大国间避免触及对方战略底线是政治家应有的战略敏感;其次,中国在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类似突发事件时⛹🏼♀️,应该坚持习主席反复强调的“底线原则”🐵🚗,让对方充分意识到哪些言行是危险的和有损中美关系大局的🧑🏼🍳,亦即在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必要时采取有力的反制措施甚至威慑,这样有助于使对方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第二,就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而言🍡👮🏽♀️,特朗普虽然打着反建制的旗号赢得了本次大选🦣, 但他依然是共和党利益的代言人。因此,共和党主流的意识形态及其利益诉求难免会影响特朗普在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上的看法。
第三👨🏽🏫🫒,就中美关系格局而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中美“结构性矛盾” 的深化,两国关系中的竞争性一面持续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针对台湾🌤、贸易、南海等议题对中国的挑衅,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美国的所谓不安全感和被威胁感,尤其是在美国国内经济社会问题突出💃🚴🏿♂️、政治两极分化的情况下👩🏼🍼,美方对于中国对外行为的进取性很自然地产生了额外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