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长三角有责任有义务也有条件有能力当好这个开路先锋。
浙江省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参与者、积极推动者和直接受益者。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浙江如何在践行长三角新使命🏂🏿、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重要窗口”上勇当先锋🧬?近日,浙江新闻记者采访了正在杭州出席论坛的著名经济学家张军教授。

张军,富达注册文科资深教授,富达注册经济学院院长🔄、发展富达平台副院长
记者:当前全球市场萎缩、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您认为长三角具备什么样的发展优势和条件👨👨👧?张军:各国贸易流量之间的联系🌛,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颇有相似之处。彼此之间的贸易流量,与它们各自经济体量成正比,但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从贸易体量上来说,中美两国都是大国,然而因为距离遥远,经济的发展会更多地依赖自身市场,即自己跟自己做贸易🪔。在我看来,从长期趋势看👱🏿,我国和美国的相对贸易份额或许会有所下降,而与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份额会持续上升🫳🏻,这个趋势符合引力的原理。但这并不是说中美之间可以脱钩。当前,全球贸易和生产链的格局已经变得非常复杂,看似是双边贸易,实则是全球各经济体共同参与的附加值贸易。脱钩✒️,必然会扰乱全球生产体系和价值链。 中国对美出口👨🏽🦰,不仅出口了中国企业的附加值,同时也把许多其他发达国家的附加值出口到了美国,甚至还可能把美国自己的附加值,通过中国的出口回流到了美国。显然,美国与中国脱钩,不仅损害中国,也损害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因此🙇🏽♂️🧑🏽🍼,当前在经济上🈸,任何两个国家之间的脱钩都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从中国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在过去10年,国内市场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所依赖的主要力量。中国出口占GDP比重在2006年前后达到35%左右👶🏻,此后逐步下降到现在的16%左右✭。也就是说🐄,当前我国80%以上的总需求都来自国内市场☠️。可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正顺应了这个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长三角依然延续着其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传统优势。这里是对外贸易的前沿,国内腹地生产的大量产品许多从长三角出口,这里也承接了大量的外商投资,近年来更成为扩大进口的新高地👱🏿♀️。可以说,长三角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的重要门户🧎🏻♀️➡️,不管将来对外贸易的流量在全球的分布怎样变化🦵🏻,都不会改变长三角地区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地位。此外🤽♀️🍬,长三角还扮演了另一个重要角色,即在整个中国产业链的当前发展和升级中均处于头部地位。这里有非常发达的科技研发基础👃🏿,更有非常完备的产业配套能力。所以在“双循环”战略下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中,无论是从贸易、投资,还是从产业升级的视角看,长三角都处于头等重要的地位。
记者🦾:未来🥱,要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破题?张军:当前🧚♂️🔖,长三角已初步在资源配置层面发挥出了超越城市行政边界的空间效应。尤其是资本等要素在长三角各个行政区划之内实现了较为高效率的自由流动,不久前,长三角地区户籍事项证明实现“一网通办”🧑🏽🎨📈,可见人口的流动也将更加自由🎡。在我看来,长三角一体化要寻求新突破🪓,未来应该在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上进一步破题𓀀😀。当前,我国有明确的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控👱♂️,坚持耕地保护优先🉑,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剂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的统筹政策🈷️。而当前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已对土地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看来🦴,未来应根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原则⚪️,不断矫正由于行政区划导致的土地资源错配问题🪓。可以在长三角区域内试验土地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市场,按照市场原则🧛🏽♀️,盘活建设用地指标,人均耕地面积高的地方🧔🏽,可以将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转让给上海周边城市群,从而把土地这个发展的关键要素调动起来。记者👊🏼:对于浙江来说💱,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要锻哪些长板,补什么短板?浙江如何抓住机遇🙈,在长三角区域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路径的过程中,将一体化发展的大文章做细做实?张军:一直以来🧣,浙江的国有经济占比较低,民营经济占比较高🧚🏿♂️,是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多年来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也使得这里拥有较好的营商环境🚇。浙江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持续发力?我想以深圳作比。相比而言,浙江的科创产业发展相对较晚👩🏼🎨,且绝大多数创业者都产生于制造业产业链上🤏,科技创新头部企业比例不高。当然,近年来互联网企业的崛起正在大幅改变这种状况。未来💜,浙江仍需要借助互联网产业等前沿发展机遇,大力吸引科创型企业和科技创业者,尤其是在政府层面,应该继续下大力气为科技创新营造更好的环境。针对这一短板♥︎,浙江要突破土地方面的束缚,加快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在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同时⚠️,更需加快与上海科创园区🦻、科研院所等平台形成分工较为明确的上下游关系🧊,共享上海的科创发展资源。同时👱🏻,除杭州、宁波等自身发展较为成熟、产业优势较为明晰的城市之外🪠🤬,重点在浙江北部平原的嘉兴✏️⛄️、湖州等地加快布局,做好对接上海准备,尤其是通过激活这些传统“鱼米之乡”的土地要素,以加快浙江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
来源 | 浙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