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贝宁 发布时间:2020-11-03 来源:富达平台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这场被认为是“史上最重要”的美国大选即将迎来终极对决🦔。截至目前🏊🏽♀️,大多数民调机构的预测选情对拜登有利🤐,也有部分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仍有胜算。虽然2016年大选结果仍被多次提及,但回溯整个大选过程,“变数”始终在。不到最后一刻,无法轻言胜负。
最新民调:
拜登的优势与特朗普的守势
距离11月3日美国大选仅剩1天,各项民调数据正在做最后的更新💗。
RealClearPolitics最新数据显示🧭,拜登在可能投票的选民中获得51.1%的支持率,而特朗普以43.9%落后🧑🏼🦱,差距较前几日略有缩小。在选民结构上,《国会山》(The Hill)近日指出👨,拜登在女性选民中的支持率以61%比37%领先❓,在非白人选民中以71%比24%领先♧🍘;在男性选民中落后1个百分点,在白人选民中落后2个百分点。此外👇🏼,拜登在老年选民中也大幅领先🌝,这个群体历来倾向共和党。从选民结构来看,民主党面临比四年前更有利的局势。根据布鲁金斯学会的分析✈️,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带来的优势可能持续,乃至改变美国未来的政治版图。
图片来源:Real Clear Politics👳🏿♂️。
图片来源:Real Clear Politics🧁。
虽然总体趋势上拜登的优势明显🥡,但是近几日摇摆州的数据显示⚱️,拜登的领先优势没有支持率那么乐观。无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来说,摇摆州的拉锯战仍然在持续。虽然从整体数量上来看,拜登依然占据多数领先,但是在佛罗里达🐿、宾夕法尼亚、北卡罗来纳、乔治亚、爱荷华、亚利桑那、德克萨斯和俄亥俄等关键州🖐🏻📋,民调的摇摆仍在继续,拜登尚未掌握绝对的领先优势。
以下是RCP的今日更新数据𓀃,诸如Trafalgar Group、Rasmussen Report等被认为倾向保守派的民调也收录其中。
图片来源:Real Clear Politics。
与此同时⚇,2016年的选举结果也成为今年的一个重要参照。民调预测机构FiveThirtyEight做了2016和2020民调发展的轨迹图示,该图显示👯♂️🪜,2016年的整个竞选期间➞,特朗普都在民调表现上落后于希拉里,但仍然赢得了大选。然而今年拜登在全国民意调查中领先特朗普数月,领先优势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当年的希拉里,而且更具有连贯性。
上图比较了2016年和2020年民调的两种发展轨迹🎯,并强调了几个对民调产生影响的关键事件🆕。数据来源:FiveThirtyEight 制图:GZERO
总体来看,目前美国绝大多数权威民调、分析家和预测专家较为看好拜登,媒体上也充斥着特朗普竞选总部悲观情绪弥漫的传言。但无法忽略的是,众多民主党人还是表现出了对重蹈覆辙的明显焦虑和对民调制造的“选票泡沫”的警惕🧟。
也有分析指出👨🏼🦲🔁,尽管特朗普目前处于守势却远没有败选。一些人甚至依据对美国总体氛围的主观感受做出预判,认为主流媒体的全部数据和预测是又一起“阴谋”,事实上特朗普将再度出人意料地大获全胜🆎。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政治学教授赫尔穆特·诺普斯(Helmut Norpoth)基于其创建的初选模型(The Primary Model)预测特朗普有91%的机会连任👳,该模型曾准确预测了自1912年来27场总统选举中的25场。诺普斯认为,在初选中表现较好的候选人将有更大几率赢得大选🏌🏿♂️,而拜登在新罕布什尔州的糟糕表现使他在特朗普面前处于明显的劣势🙎🏼♀️🌨。
但是具有“次次准先生”之称的历史学教授艾伦·里奇曼(Allan Lichtman)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在初选中特朗普“没有对手”👩👩👧,而拜登有很多对手👩🏻🦼,因此不管其他因素如何,初选模型都会自动预测特朗普获胜🌴。他采取自己的“13个关键指标”模型预测特朗普这次无法当选🧍♀️。该模型基于对候选人的实力和表现的13个关键问题真假性的回答,曾准确预测了过去36年的全部9次大选,包括2016年特朗普的获胜。里奇曼认为📊,最重要的指标是中期选举结果、长期和短期经济表现、社会动荡和丑闻的影响🌉、执政党对国家政策的调整力度、执政党在海外的外交和军事表现👳🦂。他补充说,历史上白宫从来没有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遭遇过如此突然而戏剧性的转变”🏝、“重要的是执政,而不是竞选”🙋🏿🛍️。
总体来说🏬,目前的民调数据和各种预测都明显偏向拜登🧑🏽⚖️🦵🏼。但问题是👨🏿🦳,它们是否存在类似2016年那样的误差🗡?显然🌱,民调难题的背后是难以避免的抽样系统偏差(是否回应⤵️、是否隐匿政治立场、最后时刻的摇摆选民等)和主流舆论场中偏向自由派的政治光谱。在2016年特朗普意外获胜后,“民调是否可信”成了人人关心的问题。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10月2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从历史上看🎞,民意调查在衡量公众态度时往往高度准确🧘🏼♀️,但在衡量公众行为时则不那么准确🐐🧑⚕️。突然爆发的疫情更是破坏了竞选活动和投票机制,使这一长期存在的挑战更加严峻,基于美国人过去行为模式的投票预测很可能会失效。但报告指出,更重要的问题是,选前民调其实并不是预测未来的工具,而是揭示公众的优先事项和价值观🚠,以及人们为什么展现出这样的投票模式📱。尽管选举是民主的基础,但它们并不是衡量公众情绪的完美标准: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参加选举👃🏼;那些投票的人可能不喜欢他们选票上的选择,也不一定在所有问题上都同意他们的候选人。也许民调的最大价值在选举之后显现出来——良好的民意调查是选举的必要补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整个公众的想法🙋🏻,并确保记录了公众真正关心的问题🏇🏼。
最新经济数据:
左右摇摆州的重要变量
一直以来🙇🏻,经济政策和经济政绩在美国大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历次大选两党争夺的主战场之一。穆迪分析公司指出,在当今美国政治极化和民意日趋分裂的大背景下,经济议题不一定会改变共和党和民主党选民的投票立场🧒,但对于摇摆州的独立选民来说仍非常重要。一些摇摆州失业率上升✋🏻🧑🏻🦳,成为左右选举胜负的重要变量。
根据10月29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初步数据,继今年第二季度创纪录下跌31.4%后,第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33.1%,超出预期🙅♂️,但比2019年底的水平低3.5%。这一差距的背后是大量失业的美国人👏🏻,他们的困境可能会影响投票选择。特朗普称🎯,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佳”经济成绩👨❤️👨,也是美国经济“V型”复苏的例证🥌。但经济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研究主任乔希·比文斯(Josh Bivens)说👨🏻🦱,一些选民可能会发现🛀🏿,强劲的增长数字与他们经历过的受COVID-19重创后的经济状况并不相符。
图片来源:路透社🎋🧝。
拜登则表示♦︎🤢,虽然第三季度GDP回升,但贫困率同时也上升🖐,非裔美国人和拉丁美洲人仍然面临两位数的失业率,美国仍将迎来70多年来“最糟糕的”经济下滑。他提醒选民🌜,美国经济仍处于“深坑”中,主要受益于“富人”的经济复苏正在放缓。同时拜登承诺,如果当选⚖️,将通过更多刺激方案🙆♀️,提高联邦最低工资🚬,并在基础设施和绿色能源项目上投入数万亿美元。特朗普表示会支持更多的联邦刺激👩🏼🚀,但是在就业方面提供的细节较少👂🏼。
图片来源🌯:路透社🐄🫳。
在回顾特朗普任期内取得的成绩时🤘🏿,特朗普竞选网站用一句话总结🕳:“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特朗普总统始终为美国人民贯彻着‘美国优先’”。“美国优先”和“做出承诺🙆🏽♂️,遵守承诺”都是特朗普的竞选口号🏇,事实上他也确实履行了2016年的大多数竞选承诺。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十月初的数据🙅🏿♂️,特朗普的支持者中👊🏼,有68%的人因为特朗普更好的经济和外交政策、鲜明的保守主义立场和企业家式的决断力表达了强烈支持🏅;甚至在特朗普饱受诟病的“撒谎问题”上,他的支持者也认为总统“并没有比任何政治家更过分地夸大事实”。相比之下,从个人能力和魅力、执政纲领、政治势力和影响力角度考虑,拜登似乎并不是一位有竞争力的候选人,这也让他相比特朗普缺少了一些“铁粉”:受访对象中只有57%表示了对拜登的强烈支持👳🏽,其中还有超过60%是因为反对特朗普而支持拜登。
图片来源👷♂️:Pew Research Center。
S&P Global近日发表题为《这些人为什么还在支持特朗普?》的文章,称疫情暴发以来☘️🖲,虽然特朗普政府应对疫情不力,团队内部还频频爆出违规操作和内讧问题🎉,但很多选民仍然支持特朗普。事实上,现任总统一直以来都有着明显的在位者优势(incumbent advantage):相比对手🧝,他们拥有强大的媒体形象以及能够明确提及的关键政策成就。历史经验表明,美国现任总统竞选连任时通常会获胜。美国历史上只有10位寻求连任的总统没有成功🕖;特朗普之前最近的三位总统奥巴马、小布什和克林顿都成功赢得两次大选。
四年前𓀀,特朗普向选民保证将保持经济增长🙍🏽♂️。尽管经济增长从未达到他承诺的4%的辉煌年增长率,但确实比许多人预期的要好🦸♀️。在特朗普任期的前三年,美国家庭收入从每年6.3万美元上升到6.85万美元以上;在减少政府管制方面,特朗普承诺每制定一项新法规就废除两项旧法规🤹,他在2017年实施的减税政策也被证明是一个适时的财政刺激。今年初👩🏽🎨,美国失业率曾降至近半个世纪以来新低🟥、纽约股市屡创新高,整体经济形势一度对特朗普竞选连任十分有利𓀛。然而,3月起在美国快速蔓延的新冠疫情终结了美国长达十余年的经济扩张周期,美国经济陷入70多年来最严重衰退,失业率达到1948年以来美国在任总统临近大选时的高峰,经济成为特朗普寻求连任的减分项。
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危机是独特的🔳。有经济学家分析认为👨🏼🎓🛬,美国经济仍然脆弱🤞🏽,短期反弹更多是受到政府解除封锁、出台刺激政策的暂时推动🤽🏻♀️;随着疫情反弹和部分政府刺激政策到期,企业破产和永久性失业增加◻️🤜🏽,今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复苏恐将大幅放缓。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认为👩👩👦👦,即便疫情结束🙇,旅游、娱乐等行业的许多就业岗位都不大可能恢复,如何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解决永久性失业问题🧏🏻♀️,是美国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
尽管在疫情的冲击下,外交议题淡出了公众视野,但仍然不能忽略特朗普任内在外交政策上的行动。自上任以来,特朗普打“贸易战”、接连“退群”、威胁北约成员国🌯、为军费施压韩日、与欧洲盟友摩擦不断,用实际行动为单边主义和“美国优先”做出注解✊🏼。疫情期间,他攻击并抛弃世卫组织、回避全球合作⚠️。这些做法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但就连特朗普最严厉的批评者也承认🥇,对美国而言🧝🏻🙍🏼♂️,特朗普政府在外交政策上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功,尤其是在中国和中东问题上:特朗普避免了任何代价高昂的新军事失误🧜🏿♀️,还系统性地将美国国家安全机构数十年来的注意力从中东转向了一个新的大国竞争时代。在对华政策上,两党达成了罕见的共识。
此外⏰🤴🏽,特朗普为了捍卫所谓的美国传统身份而采取了诸多措施⌛️💂♂️,包括打击非法移民🚽、履行“建墙”承诺、利用司法机构宣扬美国传统的价值观🦸🏼。超过七成的共和党人对特朗普处理种族间关系的评价是正面的。对于特朗普的支持者而言,美国政府的移民👶🏼、财政和司法政策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特朗普不仅任命了50多名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法官进入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还成功地将3名保守派大法官安排进了最高法院。
新冠疫情🫶👩🏻🦳:
“黑天鹅”的威力静待检验
无需多言,新冠疫情的到来让一只真正的“黑天鹅”起飞了,它几乎瞬间改变了特朗普本来稳固的基本盘🙏🏻。此外🧖🏽,几个月前充满抗议和种族骚乱的动荡依然历历在目。官方数据显示🍽,目前美国的新冠病例确诊数和住院人数都在面临第三次激增。当地时间10月30日,美国纪录单日新增确诊病例99750例,打破了以往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的最高记录🐎。持续不断的疫情和迟到的联邦经济救助计划引发了选民们的强烈不满。美国经济创新倡导组织日前发布的研究显示🏃♂️➡️,2016年大选时,美国中西部摇摆州曾有90多个关键县翻盘支持特朗普🤷,但受疫情影响,这些县中的约61%经济福利相对下降⚈🐬。这些地方的经济形势可能会对选情产生重要影响🙇♀️。
与其他因素相比,疫情管理不善似乎在最大程度上影响了选民的投票心理与投票率🤙🏼,也加深了国内本就严重的政治分歧。皮尤研究中心10月28日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公众对疫情看法的政治性分歧更为严重。在处理新冠肺炎和经济状况的态度方面,美国对执政党的支持(或缺乏支持)尤为明显🫵🏽🧪。四分之三的人表示,无论他们是否支持现任政府,美国现在的分歧比病毒爆发前更大,并对这种情况感到悲观。
疫情对大选的影响还体现在投票方式和程序上。超高的提前投票率间接导致了选举暴力这一隐患。“美国选举计划”数据显示,超过9000万人已经投票,在有些州提前投票的数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2016年的投票总量。选举专家多次表示了对处理大量的邮寄选票引发选举结果拖延的担心🏃➡️,而这会导致选举日前后面临发生民间武装组织活动的严重风险。
图片来源🏋🏽:Washington Post analysis。
需要指出的是,疫情和种族危机之下美国选民的视角各异😁,并非所有人都乐见民主党支持者在反种族主义的旗号下组织的席卷全国的骚乱,面对特朗普对疫情的应对,选民也并非一边倒向对共和党的讨伐。虽然美国成为疫情的震中,但许多人厌倦了隔离措施,共和党较为松懈的立场更能得到他们的理解。根据皮尤近日的调查,约四分之三的共和党人和倾向共和党的独立人士表示,美国在应对冠状病毒爆发方面做得很好,而其他国家的这一比例仅为十分之三。
选举之外的看点:
美国政治的走向
距离美国2020年大选还有一天时间⛑️,到底是特朗普赢得连任👨🏿💻,还是前副总统拜登三次参选终登“宝座”,很快将见分晓🤧。
从特朗普过去四年的执政思路看,如果连任成功,他将延续被大选结果证明的减税、放松监管、促进制造业回流等政策推动经济复苏9️⃣,并利用关税等工具重塑对外贸易关系,强化“美国第一”的理念➝;相对地,拜登则主张提高企业所得税,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和清洁能源投资,提高失业救济金额,扩大医保覆盖面以促进社会公平。在外交政策上,拜登的理念是重塑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受各国尊敬的领导者”形象、推广美国价值观⏏️,“再一次让美国坐上主位,带领全球应对最迫切的挑战”⚖️。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总统候选人的政策主张能否转化为实际可行的政策将取决于美国国内政治环境,特别是国会中两党的博弈。目前🏊🏼,美国面临经济增速放缓、贫富差距扩大等长期结构性问题,需要进行根本性改革和国会两党的相互妥协🙋🏻♂️。当前党争加剧的背景下🚣🏿♀️,无论谁当选都难以出台重大立法☃️,未来或许更多依靠行政手段在贸易👌🏿、监管🅾️、外交6️⃣、移民等领域有所作为👨🏽🎓🤷♂️。
此外,总统选举并不是今年大选唯一的看点。除了选举产生新一届总统外,美国选民还将同时选出新一届国会——在今年11月3日的大选中,国会众议院所有435个席位、参议院的35个席位也将面临挑战🚪;多个州的州长职位🗻、立法机构也将迎来选举,这对于总统执政也有重要影响。在最高法院🕵🏿,新任保守派大法官巴雷特对美国的司法体系也有长远的影响。在新闻周刊的调研39%支持、31%反对🕺🏿、25%中立👨🏽🎨,这或许也可以看作美国政治生态的一个风向标。选举过后,美国社会近几年来在阶级👨🏻🍳、全球化、族群与认同🙉🪝、意识形态问题上的极化和分裂并不会停止,这将深刻影响美国的民主规范以及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参考资料